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防火论文

基于指标气体的煤自燃程度判定技术基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1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第11-19页
     ·煤自燃机理第11-13页
     ·煤自燃危险性预测研究第13-15页
     ·煤层自然发火期预测第15-16页
     ·煤自然发火数值模拟预测第16-17页
     ·煤层自燃火灾预报技术第17-18页
     ·隐蔽火源位置探测技术第18页
     ·气体检测技术第18-19页
     ·小结第19页
   ·发展趋势第19-20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20-21页
2 煤自燃及指标气体产生机理第21-38页
   ·煤自燃起因及过程第21-22页
   ·煤自燃指标气体产生机理第22-34页
     ·煤分子结构模型第22-23页
     ·煤分子结构特点第23-25页
     ·煤氧复合及 CO、CO_2产生机理第25-29页
     ·烃类气体产生机理第29-31页
     ·指标气体种类与特征第31-34页
   ·指标气体与煤种和煤岩成份的关系第34-36页
     ·指标气体与煤种的关系第34-35页
     ·指标气体与煤岩成份的关系第35-36页
   ·指标气体的选取原则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煤自燃过程特征温度TG实验研究第38-51页
   ·热重实验第38-39页
   ·实验条件第3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9-50页
     ·实验热重曲线第40-41页
     ·实验的特征温度第41-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煤自燃指标气体与特征温度对应关系实验研究第51-82页
   ·实验装置第51-58页
     ·炉体结构第52-54页
     ·气体检测系统第54页
     ·温度检测系统第54-55页
     ·监控系统第55-58页
   ·实验条件及结果第58-74页
     ·实验条件及过程第58页
     ·实验过程及结果第58-74页
   ·指标气体与煤温的对应关系第74-80页
     ·单一指标气体与煤温的对应关系第74-75页
     ·指标气体比值与煤温对应关系第75-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5 煤自燃指标气体吸附与浓缩规律研究第82-89页
   ·煤自燃指标气体的吸附与浓缩流程及装置第82-84页
     ·指标气休吸附材料的选择第82页
     ·指标气体吸附浓缩流程第82-83页
     ·指标气体吸附浓缩检测装置第83-84页
   ·烃类指标气体的吸附浓缩规律第84-87页
     ·未经吸附浓缩时烃类指标气体的检测结果第84-85页
     ·吸附浓缩后烃类指标气体的检测结果第85-87页
   ·吸附浓缩后乙烷比及其与煤温的关系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6 应用实例第89-103页
   ·兴隆庄4324综放面煤自燃程度判定实例第89-95页
     ·综放面概况第89-90页
     ·火区概括第90-92页
     ·封闭前火区治理及效果分析第92-93页
     ·封闭期间火区治理分析第93-94页
     ·启封后火区治理分析第94-95页
   ·运河煤矿1303综放面煤自燃程度判定实例第95-97页
     ·综放面概况第95页
     ·自燃程度分析及治理第95-97页
   ·星村矿103综放面煤自燃程度判定实例第97-101页
     ·综放面概况第97-98页
     ·自燃隐患概况第98-99页
     ·自燃隐患治理及分析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7 结论第103-105页
   ·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创新点第104页
   ·工作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3页
附录第113-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M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贸易风险规避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地产市场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