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分布式数据访问框架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9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7页
   ·国内外发展动态第7页
   ·本文研究的目标第7-8页
   ·论文的安排第8-9页
第二章 数据的持久层第9-24页
   ·持久层的引入第9-11页
     ·分层的体系结构第9-10页
     ·设计持久层的作用第10-11页
   ·持久层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第11-13页
   ·目前流行持久层解决方案的优缺点第13-18页
   ·GDA数据访问框架的设想第18-24页
     ·使用DAO模式第19-22页
     ·本文对DAO模式的改进第22-24页
第三章 分布式数据访问框架GDA的设计与实现第24-44页
   ·分布式数据访问框架的总体设计第24-25页
   ·用户接口模块的设计第25-29页
   ·SqlMapping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29-33页
     ·SqlMapping的映射文件第29-32页
     ·SQL对象映射第32-33页
   ·SQLOperation的设计与实现第33页
   ·对象ID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第33-37页
     ·对象ID生成器的设计第34-35页
     ·OID的具体实现第35-37页
   ·日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37-43页
     ·日志模块的设计第38-41页
     ·通过面向方面的编程(AOP)来实现日志模块第41-43页
   ·小节第43-44页
第四章 关键技术-事务处理的实现第44-56页
   ·事务综述第44-46页
   ·分布式事务第46-49页
   ·J2EE中的事务第49-51页
   ·基于GDA数据访问框架的事务处理模块的实现第51-55页
     ·事务处理框架的设计第51页
     ·Transaction接口的设计第51-52页
     ·运用面向方面编程(AOP)实现事务处理模块第52-54页
     ·事务隔离级别的设定第54-55页
   ·小节第55-56页
第五章 测试第56-59页
   ·测试环境第56页
   ·使用JUnit测试框架进行测试第56-58页
   ·GDA数据访问框架的性能分析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9-61页
   ·总结第59页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模式研究
下一篇:子午岭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