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刑化的正当依据与现实路径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轻刑化概念之辨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刑罚走向的轻重之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轻刑化概念的分析与说明 | 第13-18页 |
一、轻刑化与轻刑 | 第14-15页 |
二、轻刑化与适度化 | 第15页 |
三、轻刑化与量刑畸轻 | 第15-16页 |
四、轻刑化与非犯罪化、非刑罚化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刑罚轻重的考察与评判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刑罚轻重的现实考察 | 第18-23页 |
一、从刑事立法考察刑罚轻重 | 第19-20页 |
二、从刑事司法考察刑罚轻重 | 第20-22页 |
三、从刑事政策考察刑罚轻重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重刑化的理论评判 | 第23-25页 |
一、破坏公众正义感,削弱刑罚功能 | 第23-24页 |
二、忽视社会预防措施的建立与完善 | 第24-25页 |
三、浪费司法资源,减损刑罚效益 | 第25页 |
第三章 轻刑化的法理及社会基础 | 第25-40页 |
第一节 轻刑化的法理基础 | 第26-35页 |
一、刑罚人道主义的勃兴 | 第26-28页 |
二、犯罪现象和刑罚功能的科学认识 | 第28-33页 |
三、刑罚经济性的必然要求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轻刑化的历史基础 | 第35-38页 |
一、中国古代轻刑、慎刑的历史经验 | 第35-36页 |
二、中国古代严刑、酷刑的历史教训 | 第36-38页 |
第三节 轻刑化的现实基础 | 第38-40页 |
一、轻刑化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需要 | 第38页 |
二、轻刑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 第38-39页 |
三、轻刑化是刑事政策科学化的需要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轻刑化的实现路径 | 第40-53页 |
第一节 从立法层面探求轻刑化的实现 | 第40-48页 |
一、严密刑事法网 | 第40-42页 |
二、完善社会预防措施 | 第42-45页 |
三、合理调整刑罚结构 | 第45-48页 |
第二节 从司法层面探求轻刑化的实现 | 第48-50页 |
一、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 第48-49页 |
二、注重短期自由刑替代措施的运用 | 第49-50页 |
三、慎重对待量刑情节 | 第50页 |
第三节 从观念层面探求轻刑化的实现 | 第50-53页 |
一、强化刑法人权保障机能 | 第51-52页 |
二、彻底摒弃重刑主义思想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