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27页 |
| ·选题的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4-1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23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7-2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20-23页 |
| ·研究的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3-2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4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25-27页 |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 ·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6-2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7-47页 |
|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综述 | 第27-41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时代变迁 | 第27-29页 |
| ·土地使用者的“人性”发展 | 第29-31页 |
| ·规划理论发展 | 第31-35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 第35-41页 |
| ·国内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 第41-47页 |
| ·大陆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 第41-45页 |
| ·台湾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 第45-47页 |
| 3 基础理论研究 | 第47-73页 |
| ·概念界定 | 第47-55页 |
| ·土地 | 第47-50页 |
| ·土地利用 | 第50-52页 |
| ·土地利用规划 | 第52-53页 |
| ·行为 | 第53-55页 |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55-60页 |
| ·人地关系的内涵 | 第55-56页 |
| ·“人”、“地”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人地关系的概念层次 | 第56-57页 |
|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和空间特征 | 第57-58页 |
| ·人地关系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分析的指导意义 | 第58-60页 |
| ·需求理论 | 第60-65页 |
| ·代表性理论及其观点 | 第60-62页 |
| ·人类需求理论相关研究结论总结 | 第62-63页 |
| ·需求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分析的启示 | 第63-65页 |
| ·行为动机理论 | 第65-66页 |
| ·行为决策理论 | 第66-69页 |
| ·行为控制理论 | 第69-71页 |
| ·行为组织理论 | 第71-73页 |
| 4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主体价值取向及行为特征分析 | 第73-93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主体价值取向分析 | 第73-85页 |
| ·关于价值取向 | 第73-74页 |
| ·政府行为的价值取向 | 第74-79页 |
| ·组织的价值取向 | 第79-81页 |
| ·规划师的价值取向 | 第81-84页 |
| ·用地者个人的价值取向 | 第84-85页 |
| ·土地利用规划中主体行为特征分析 | 第85-92页 |
| ·政府的行为特征 | 第85-88页 |
| ·组织的行为特征 | 第88-90页 |
| ·规划师的行为特征 | 第90-91页 |
| ·用地者个人的行为特征 | 第91-92页 |
| ·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 | 第92-93页 |
| 5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行为研究 | 第93-116页 |
|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决策 | 第93-98页 |
| ·何为土地利用规划决策 | 第93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类型 | 第93-94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特点 | 第94-96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基本原则 | 第96-98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体系及要素构成 | 第98-102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内容 | 第102-104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内容的要素构成 | 第102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内容构成要素的界定 | 第102-103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内容的相互关系 | 第103-104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程序 | 第104-105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影响因素 | 第105-109页 |
| ·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外部因素 | 第106-108页 |
| ·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内部因素 | 第108-109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决策范式 | 第109-112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决策的规范性范式 | 第109-110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决策的描述性范式 | 第110-111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决策的进化论范式 | 第111-112页 |
| ·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 | 第112-11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12-113页 |
| ·问题归因 | 第113-114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创新 | 第114-116页 |
| ·决策权力的分化和制衡——决策权力结构网络化 | 第114-115页 |
| ·决策格局的协调与均衡 | 第115-116页 |
| 6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行为组织研究 | 第116-135页 |
| ·规划组织的行为组织 | 第117-123页 |
| ·规划组织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 第117-119页 |
| ·规划组织的行为组织 | 第119-123页 |
| ·规划成果对土地利用主体的行为组织 | 第123-135页 |
| ·规划成果对土地利用主体行为进行组织的原则 | 第123-127页 |
| ·规划中土地利用行为组织的表述方式 | 第127-128页 |
| ·土地利用行为的时空组织 | 第128-129页 |
| ·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行为组织 | 第129-135页 |
| 7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研究 | 第135-160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5-139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必要性 | 第135-137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目的 | 第137-138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意义 | 第138-139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对象及分类 | 第139-141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对象 | 第139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类型 | 第139-141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方法与途径 | 第141-149页 |
| ·土地利用规划中政府官员“越轨行为”的控制 | 第142-144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主体行为的时空控制 | 第144-149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制度设计 | 第149-153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制度设计原理 | 第149-150页 |
| ·激励型和惩罚型规划行为控制制度设计的框架性建议 | 第150-151页 |
| ·激励型和惩罚型规划行为控制措施 | 第151-153页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控制的规范体系构建 | 第153-160页 |
| ·土地利用规划法律规范 | 第153-154页 |
| ·土地利用规划道德规范 | 第154-155页 |
| ·土地利用规划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地位关系及其局限性 | 第155-156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业自律规范 | 第156-157页 |
| ·土地利用规划行为规范体系构建中的几个问题 | 第157-160页 |
| 8 土地消费行为及其土地利用规划控制 | 第160-183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引入 | 第160-161页 |
| ·土地消费量的测算——生态足迹 | 第161-163页 |
| ·生态足迹研究领域及其简要概述 | 第161页 |
| ·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及模型简介 | 第161-163页 |
| ·土地消费行为案例分析 | 第163-179页 |
| ·案例选取 | 第163页 |
| ·主要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3-165页 |
| ·土地消费量(生态足迹消费量)分析 | 第165-176页 |
| ·土地消费行为的理性分析 | 第176-179页 |
| ·案例思考:土地消费行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 第179-183页 |
| ·在土地消费趋势问题上,土地利用规划的应对措施及其作为 | 第179-180页 |
| ·在土地消费结构问题上,土地利用规划的应对和作为 | 第180页 |
| ·在土地资源消费赤字问题上,土地利用规划的应对和作为 | 第180-181页 |
| ·土地利用规划作用于土地消费行为的本质 | 第181-183页 |
| 9 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结果表征及其规划控制 | 第183-212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3-185页 |
| ·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结果测度的理论模型及量化指标 | 第185-193页 |
| ·分形理论及模型 | 第185-192页 |
| ·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结果的表征指标 | 第192-193页 |
| ·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结果实证研究 | 第193-210页 |
| ·实证研究1: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行为结果分析 | 第194-205页 |
| ·实证研究2:东园镇碑内洋土地整理空间行为结果分析 | 第205-210页 |
| ·实证研究总结 | 第210页 |
| ·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行为控制 | 第210-212页 |
| 10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212-217页 |
| ·结论 | 第212-215页 |
| ·理论研究结论 | 第212-214页 |
| ·实际行为研究结论 | 第214-215页 |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215-217页 |
| ·进行心理学试验,寻找和总结土地利用行为决策陷阱 | 第215-216页 |
| ·拓宽思路,进一步研究土地利用规划行为组织及行为控制方式 | 第216页 |
| ·展开对土地利用规划中更多行为的研究 | 第216-2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7-228页 |
| 致谢 | 第228-229页 |
| 附录 | 第22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