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 第12-16页 |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 第12-13页 |
·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 第13页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 第13-14页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 第14-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模型梁试验 | 第18-26页 |
·试验目的 | 第18页 |
·模型梁的设计与制造 | 第18-21页 |
·模型梁设计及截面尺寸拟定 | 第18-19页 |
·模型梁的制作及材料参数 | 第19-21页 |
·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案 | 第21-26页 |
·测点布置 | 第21-22页 |
·测试方案及荷载 | 第22-26页 |
第3章 模型梁试验结果分析 | 第26-50页 |
·静载试验结果 | 第26-38页 |
·使用荷载下梁的受力行为 | 第26-30页 |
·破坏试验梁的受力行为 | 第30-38页 |
·疲劳试验结果 | 第38-48页 |
·梁体位移 | 第38-40页 |
·混凝土应力 | 第40-43页 |
·普通钢筋应力 | 第43-45页 |
·预应力钢绞线锚下应力 | 第45页 |
·消压弯矩和混凝土裂缝 | 第45-46页 |
·重复荷载作用对梁体受力行为影响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梁体理论计算方法初探 | 第50-81页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 | 第50-55页 |
·影响梁极限承载力的因素 | 第50-52页 |
·预应力钢筋极限应力的计算 | 第52-53页 |
·极限抗弯强度的计算 | 第53-55页 |
·预应力损失计算 | 第55-58页 |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55-56页 |
·钢筋松驰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56-57页 |
·锚头变形、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57页 |
·管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第57-58页 |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 第58页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使用阶段应力计算 | 第58-73页 |
·弹性未开裂阶段梁的应力计算——A类梁截面应力分析 | 第58-65页 |
·弹性开裂阶段梁的应力计算——B类梁截面应力分析 | 第65-71页 |
·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力计算 | 第71-73页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变形计算 | 第73-75页 |
·静载挠度 | 第73-75页 |
·动载挠度 | 第75页 |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硅梁裂缝宽度控制方法 | 第75-78页 |
·名义拉应力法 | 第75-76页 |
·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 第76-78页 |
·空间有限元法分析锚下应力初探 | 第78-8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