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治研讨--附50例临床病例总结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综述一 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8-15页 |
1 “发斑”、“斑毒” | 第8-9页 |
2 “葡萄疫” | 第9-10页 |
3 “肌衄” | 第10-11页 |
4 “血溢” | 第11页 |
5 “紫癜风” | 第11页 |
6 “紫斑” | 第11页 |
7 温病发斑与紫癜的区别 | 第11-12页 |
8 历版中医儿科学教材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页 |
9 小结 | 第12-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5页 |
综述二 过敏性紫癜的现代中医药研究进展 | 第15-28页 |
1 中医中药治疗 | 第15-22页 |
·分型论治 | 第15-19页 |
·基本方加减治疗 | 第19-22页 |
·中成药治疗 | 第22页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2-23页 |
3 活血化瘀药研究 | 第23-24页 |
4 新观点、新认识 | 第24页 |
5 展望 | 第24-25页 |
6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9-50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9-3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收集临床资料 | 第29页 |
·设计观察指标 | 第29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9-30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诊断标准 | 第30-32页 |
1 中医诊断标准 | 第30-31页 |
·诊断依据 | 第30页 |
·证候分类 | 第30-31页 |
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1-32页 |
·诊断依据 | 第31页 |
·临床分型 | 第31-32页 |
·鉴别诊断 | 第32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32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32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32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32-33页 |
治疗方法 | 第33-34页 |
1 中医辨证分型论治 | 第33页 |
2 湿热伤络型紫癜性肾炎的治疗 | 第33-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39页 |
讨论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附:临床病例观察记录表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