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群系统管理体系结构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7页 |
·系统管理与可管理性 | 第13-15页 |
·系统管理研究概况 | 第15-21页 |
·系统监测与控制 | 第16-17页 |
·故障管理 | 第17-18页 |
·功能与结构部署 | 第18-19页 |
·动态系统优化 | 第19页 |
·管理模式 | 第19-20页 |
·系统管理软件体系结构 | 第20页 |
·评价方法 | 第20-21页 |
·可管理性的提高:功能、体系结构和语言 | 第21-23页 |
·体系结构的改进 | 第23-24页 |
·本文的贡献与内容组织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背景与动机 | 第27-45页 |
·个案研究:曙光超级服务器系列系统管理软件 | 第27-31页 |
·Panorama | 第27-28页 |
·Clustone | 第28-31页 |
·Beowulf机群系统管理软件 | 第31页 |
·系统管理抽象模型 | 第31-33页 |
·机群系统管理与通用分布式系统和数据库的比较 | 第33-37页 |
·机群系统管理与通用分布式系统 | 第33-35页 |
·机群系统管理与数据库系统 | 第35-37页 |
·可管理性与CAR | 第37-44页 |
·一致性(Consistency) | 第37-38页 |
·原子性(Atomicity) | 第38-40页 |
·可修复性(Recoverability) | 第40-41页 |
·可管理性定性分解 | 第41-43页 |
·CAR相关工作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机群系统管理体系结构模型 | 第45-55页 |
·客户端/管理器/管理代理三层结构与CAR问题 | 第45-47页 |
·一致性 | 第45-46页 |
·原子性 | 第46页 |
·可修复性 | 第46-47页 |
·问题的扩展——客户端/资源计算环境 | 第47-49页 |
·主动存储计算机CAM模型 | 第47-49页 |
·CAM与CAR | 第49页 |
·解决方案——标准化运行时结构 | 第49-55页 |
·客户端/网程/资源(C/Grip/R)计算模式 | 第49-50页 |
·标准化运行时结构——网程 | 第50-55页 |
第四章 网程关键问题 | 第55-63页 |
·通信与同步 | 第55-57页 |
·事务 | 第57-58页 |
·松耦合体系结构 | 第58-59页 |
·个体标识 | 第59-63页 |
第五章 网程参考模型 | 第63-81页 |
·网程内部构造 | 第63-65页 |
·基本指令 | 第63-64页 |
·数据结构 | 第64页 |
·状态及转换 | 第64-65页 |
·通信与同步 | 第65-71页 |
·协同资源 | 第65-70页 |
·同步资源 | 第70-71页 |
·原子操作序列构造——破坏性事务 | 第71-77页 |
·破坏性补偿 | 第72页 |
·服务一致性谓词 | 第72-74页 |
·并发控制 | 第74-77页 |
·相关工作 | 第77-81页 |
第六章 面向网程的机群管理平台 | 第81-93页 |
·总体结构 | 第81-82页 |
·轻量级远程过程调用LRPC | 第82-83页 |
·协同资源 | 第83-84页 |
·退化的协同资源——网程检查点 | 第84-86页 |
·同步资源 | 第86页 |
·破坏性事务 | 第86-89页 |
·网程运行环境 | 第89-92页 |
·资源管理 | 第89-90页 |
·事务管理 | 第90-91页 |
·网程管理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系统评价 | 第93-109页 |
·可管理性定性评价 | 第93-94页 |
·测试方法和环境 | 第94-95页 |
·实验与评价 | 第95-102页 |
·网程常规操作 | 第95-96页 |
·网程检查点 | 第96-98页 |
·破坏性事务 | 第98-101页 |
·网程通信与同步 | 第101-102页 |
·结构化的管理机制 | 第102-108页 |
·曙光4000A机群控制中心 | 第103-104页 |
·简化机群配置信息 | 第104-105页 |
·简化控制流程 | 第105-107页 |
·基于网程的管理系统的限制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后续工作 | 第109-115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09-111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11-115页 |
·编程语言对机群系统管理的支持 | 第111-112页 |
·网程模型的其它应用 | 第112-113页 |
·网程模型的完善、后续开发和优化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