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明朝初年对蒙藏地区基本政策的演变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明朝对藏区的经略 | 第10-11页 |
一、明朝对藏区的经略 | 第10-11页 |
二、明朝对藏地的统治 | 第11页 |
第二节 明朝对蒙古的政策演变 | 第11-14页 |
一、明朝初年的对蒙政策 | 第11-12页 |
二、俺答封贡前的北方局势 | 第12-13页 |
三、隆庆以后明朝对蒙政策的变化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青海局势在明代中期的变化 | 第14-17页 |
一、漠南右翼蒙古的西进 | 第14-15页 |
二、漠南右翼蒙古的西进给青海地区带来的影响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明朝政府在仰华寺会晤中的具体作用 | 第17-28页 |
第一节 明朝政府在促进漠南右翼蒙古举行仰华寺会晤中的具体作用 | 第17-24页 |
一、充分发挥“贡市”的作用,将海西蒙古纳入封贡体制 | 第17-18页 |
二、利用俺答年老好佛,用御制番经加强对俺答的控制 | 第18-20页 |
三、将俺答的行军计划泄露于瓦刺,致使俺答军西征失利 | 第20-21页 |
四、为会晤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援助和政治支持 | 第21-23页 |
五、为俺答西行提供交通便利并对其后方的安全保障做出了承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明朝政府在促进格鲁派上层参加仰华寺会晤中的间接作用 | 第24-28页 |
一、明朝与元朝在对藏地统治政策上的区别 | 第24-25页 |
二、格鲁派在明代前期的发展及其与明朝中央的关系 | 第25页 |
三、明朝的“无为而治”的政策迫使格鲁派走上被迫主动对外联络的道路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万历中期以后青海局势的变化 | 第28-40页 |
第一节 蒙藏统治者在各自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 第28-30页 |
一、在仰华寺会晤之后,蒙古势力牢牢控制了青海局势 | 第28-29页 |
二、格鲁派势力随着进入蒙古地区,扩大了其宗教影响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明中央试图对青海地区加以控制 | 第30-34页 |
一、索南嘉错的甘州之行 | 第30-31页 |
二、明朝利用宗教首领的政治宗教影晌力量控制青海局势 | 第31-34页 |
第三节 顺义王体系统治中心的东归 | 第34-36页 |
一、蒙古各部在俺答去世后具有再次分裂的倾向 | 第34-35页 |
二、明朝用宗教影响力和政治约束力促成历代顺义王将其统治中心东归土默特 | 第35-36页 |
第四节 仰华寺的焚毁和万历年间的海西战争 | 第36-40页 |
一、海西蒙古 | 第36-37页 |
二、万历年间后期海西蒙古诸部与明朝的战争 | 第37-40页 |
总结语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明代蒙藏关系史大事年表 | 第48-51页 |
译音对照表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