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执行中的参与分配制度

引言第1页
一、参与分配制度概述第9-14页
 (一) 参与分配适用的条件第10-12页
  1. 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第10-11页
  2. 被执行人已经不能清偿所有到期债务第11页
  3. 可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一般限于金钱债权第11页
  4. 可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第11-12页
 (二) 参与分配的原则第12-13页
 (三) 参与分配的程序第13-14页
  1. 主持参与分配的法院第13页
  2. 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第13页
  3. 法院对参与分配的审查与处理第13页
  4. 分配的实施第13-14页
  5. 分配之后剩余债务的处理第14页
二、参与分配制度的剖析第14-18页
 (一) 申请参与分配的条件第14-15页
 (二) 申请参与分配的主体第15-16页
  1. 未能参加参与分配的债权人第15页
  2. 已经起诉的债权人第15-16页
 (三) 可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类型第16页
 (四) 申请参与分配的期限第16页
 (五) 参与分配的救济机制第16-17页
  1. 对债务人的救济第17页
  2. 对债权人的救济第17页
 (六) 现行执行机制对参与分配的影响第17-18页
三、执行中财产的分配原则第18-24页
 (一) 执行分配原则立法例第18-20页
  1. 平等原则第18页
  2. 优先原则第18-20页
  3. 折衷原则第20页
 (二) 我国执行分配原则的探讨第20-21页
  1. 债务人为自然人和非法人组织第20-21页
  2. 债务人为企业法人第21页
 (三) 平等原则和优先原则的比较与探析第21-24页
四、改革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思路第24-36页
 (一) 参与分配与破产、执行竞合之间的关系第25-27页
  1. 参与分配与破产之间的关系第25-26页
  2. 参与分配与执行竞合的关系第26-27页
 (二) 改革参与分配的外部环境第27-34页
  1. 执行异议制度的引入第27-29页
  2. 执行听证的建立第29-34页
 (三) 重塑我国的参与分配制度第34-36页
  1. 适用的主体范围第34页
  2. 参与分配适用的条件第34页
  3. 可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第34页
  4. 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应当提交申请书第34页
  5. 分配原则第34-35页
  6. 分配程序第35页
  7. 参与分配中的执行救济第35页
  8. 分配的顺序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家型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下一篇:深港物业管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