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引起三峡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三峡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 第9-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同步发电机轴系扭振 | 第11-12页 |
|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2 三峡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5-34页 |
| ·Matlab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5-16页 |
| ·时域仿真系统的组成 | 第16页 |
| ·水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 第16-24页 |
| ·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 ·自动励磁调节器的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 ·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 ·水轮发电机自动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 ·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4-33页 |
| ·换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 ·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式 | 第26-29页 |
| ·交、直流滤波器的数学模型 | 第29-32页 |
|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 ·交流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 3 三峡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扰动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34-41页 |
| ·交流线路三相对地短路故障的仿真 | 第35-36页 |
| ·直流线路对地短路故障的仿真 | 第36-38页 |
| ·直流系统的起动过程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4 互调谐波及运行控制参数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41-63页 |
| ·互调谐波的产生机理 | 第41-46页 |
| ·复转矩系数法的原理及其时域仿真方法 | 第46-49页 |
| ·复转矩系数法的原理 | 第47-48页 |
| ·复转矩系数法的时域仿真实现——测试信号法 | 第48-49页 |
| ·互调谐波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49-58页 |
| ·直流线路两端的交流侧同步运行工况 | 第49-52页 |
| ·直流线路送、受两端运行不同频率工况一 | 第52-54页 |
| ·直流线路送、受两端运行不同频率工况二 | 第54-58页 |
| ·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参数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 第58-61页 |
| ·机组作用系数法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整流器触发角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整流器控制参数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的影响 | 第60-61页 |
| ·电磁转矩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的影响 | 第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1 发电机基值系统 | 第69-70页 |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