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损伤后大鼠骨骼肌和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1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机制 | 第10-11页 |
| 2 骨骼肌修复的过程 | 第11页 |
| 3 营养补充与肌肉损伤修复 | 第11-12页 |
| 4 氨基酸的生物学特点 | 第12-14页 |
| 5 氨基酸与肌肉损伤修复 | 第14页 |
| 总结 | 第14-16页 |
| 实验研究 | 第16-36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 ·实验对象 | 第16页 |
| ·运动损伤模型建立 | 第16页 |
|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 ·样本采集 | 第18页 |
|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 2 研究结果 | 第20-33页 |
| ·大鼠腓肠肌形态学变化 | 第20-21页 |
| ·大鼠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第21-33页 |
| ·氨基酸标准图谱 | 第21-22页 |
| ·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第22-25页 |
| ·骨骼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第25-33页 |
| 3 讨论 | 第33-36页 |
|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形态变化特点 | 第33页 |
|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 ·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第33页 |
| ·骨骼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 ·血清和骨骼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关联 | 第34页 |
| ·个别氨基酸功能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