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荧光假单胞菌的研究

1 引言第1-20页
   ·荧光假单胞杆菌概述第10-12页
     ·荧光假单胞杆菌特性第10-11页
     ·荧光假单胞菌的遗传改良第11-12页
   ·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研究第12-13页
     ·基于培养的监测方法第12页
     ·免培养检测方法第12-13页
   ·基因标记技术第13-18页
     ·荧光蛋白的结构和性质第13-14页
     ·荧光蛋白标记方式第14-16页
     ·荧光蛋白基因的应用第16-18页
   ·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的监测第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9页
   ·供试材料及仪器第20-23页
     ·供试材料、培养基与抗生素第20页
     ·供试作物、试验地气象资料土壤、条件及周围环境第20页
     ·试剂和溶液第20-23页
     ·仪器设备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9页
     ·重组杀虫防病工程菌BioP8环境生态安全性研究第23-24页
     ·荧光假单胞菌P303的遗传标记第24-28页
     ·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Biop8的遗传标记第28-29页
3实验结果第29-47页
   ·重组杀虫防病工程菌BioP8环境生态安全性研究第29-35页
     ·工程菌BioP8在甘蓝叶片上及土壤中的消长动态第29-31页
     ·BioP8与土壤中天然芽孢杆菌的相互关系第31页
     ·工程菌BioP8在田间的扩散情况第31-32页
     ·BioP8防治小菜蛾的田间测试第32页
     ·工程菌BioP8对甘蓝田中天敌种群的影响第32-33页
     ·工程菌BioP8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生物学效应第33页
     ·工程菌BioP8对甘蓝的生长发育及安全性第33-35页
   ·荧光假单胞菌的遗传标记第35-47页
     ·非变性样品的SDS-PAGE电泳第35-36页
     ·昆虫消化液对RFP的作用第36页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标记系统的构建第36-37页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染色体标记P303第37页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染色体标记工程菌BioP8第37-38页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质粒标记P303第38-39页
     ·8’P303,12P303和8’BioP8的菌体形态观察第39-41页
     ·8’P303,12P303的分子检测第41-43页
     ·生长曲线及稳定性测定第43-44页
     ·室内平板抑菌试验结果第44-45页
     ·温室自然土壤中的消长动态第45-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安全性评价第47页
   ·RFP的稳定性第47-48页
   ·荧光蛋白在荧光假单胞菌中的表达第48-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0页
附录第60-61页
发表学术论文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借新声于异邦--晚清留学运动与社会思想观念转变及其教育社会学分析
下一篇:转染IL-21结肠癌细胞瘤苗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效应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