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结构振动问题的研究概况与结构优化设计 | 第8-10页 |
1.1.1 振动问题的研究 | 第8-9页 |
1.1.2 多层工业厂房结构抗振的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 第9-10页 |
1.2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2.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2 工程简介 | 第10-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水泥厂选粉机车间振源分析及减振措施 | 第16-2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厂房振源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2.2.1 高频振源 | 第16页 |
2.2.2 低频振源 | 第16-17页 |
2.3 结构振动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17-21页 |
2.4 减振的措施和方法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选粉机车间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23-39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23-25页 |
3.2.1 结构振动要解决的问题 | 第23页 |
3.2.2 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23-25页 |
3.3 模态分析 | 第25-26页 |
3.4 结构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 | 第26-31页 |
3.4.1 有限元实体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第26-28页 |
3.4.2 有限元梁板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 第28-30页 |
3.4.3 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第30-31页 |
3.5 结构梁板模型刚度修正 | 第31-37页 |
3.5.1 模型修正的摄动法 | 第31-32页 |
3.5.2 梁板模型的刚度修正 | 第32-37页 |
3.6 计算与实测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选粉机车间框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39-59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动力时程分析原理 | 第39-41页 |
4.3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 第41-56页 |
4.3.1 动力分析荷载 | 第41-43页 |
4.3.2 动力时程分析 | 第43-56页 |
4.4 有限元动力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构动力优化及灵敏度分析 | 第59-81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59-62页 |
5.2.1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59-60页 |
5.2.2 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60-62页 |
5.3 灵敏度分析原理 | 第62-63页 |
5.3.1 灵敏度的定义 | 第62页 |
5.3.2 用灵敏度法对结构参数的修改 | 第62-63页 |
5.3.3 局部及全局灵敏度 | 第63页 |
5.4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3-69页 |
5.4.1 优化模型的初选 | 第63-64页 |
5.4.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5.4.3 优化方法的选择 | 第66-67页 |
5.4.4 优化算例 | 第67-69页 |
5.5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69-70页 |
5.5.1 考虑经济性得到的结果 | 第69-70页 |
5.5.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70页 |
5.6 灵敏度分析 | 第70-7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1-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总结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