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的知识组织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图表索引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E-learning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页 |
| ·E-learning环境下对知识组织的新要求 | 第11-13页 |
| ·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 ·AI与教育技术 | 第14-15页 |
| ·教育资源标准规范 | 第15-16页 |
| ·学习对象理论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知识组织方法分析 | 第19-28页 |
| ·知识组织理论 | 第19-23页 |
| ·什么是知识 | 第19页 |
| ·知识组织的定义 | 第19-20页 |
| ·知识组织的应用 | 第20-21页 |
| ·概念网络模型 | 第21-23页 |
| ·本体论方法 | 第23-26页 |
| ·本体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 ·本体要依据的原则 | 第24-25页 |
| ·建立本体的主要方法 | 第25页 |
| ·现有知识本体分类 | 第25-26页 |
| ·基于本体论的领域知识组织及信息检索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E-learning知识体系的构建 | 第28-44页 |
| ·知识模型的确立 | 第28-30页 |
| ·领域知识的特点 | 第28页 |
| ·现有的组织方式 | 第28-29页 |
| ·三层知识模型 | 第29-30页 |
| ·基于本体的概念网模型 | 第30-34页 |
| ·概念节点 | 第31-32页 |
| ·概念关联 | 第32-33页 |
| ·概念组合的规则 | 第33-34页 |
| ·图像处理本体的建立 | 第34-36页 |
| ·图像处理知识特点 | 第34-35页 |
| ·图像处理本体概念网 | 第35-36页 |
| ·知识对象的表示 | 第36-40页 |
| ·知识对象划分 | 第36-37页 |
| ·知识关联 | 第37-38页 |
| ·知识点框架 | 第38-40页 |
| ·基于知识的学习资源组织 | 第40-43页 |
| ·学习资源元数据描述 | 第40-41页 |
| ·与知识点的挂靠 | 第41-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知识的学习内容组织 | 第44-53页 |
| ·概念网的多种组态 | 第44-47页 |
| ·概念的动态分类 | 第44-45页 |
| ·基于概念关联的知识对象重组 | 第45-47页 |
| ·基于知识对象的学习内容编列 | 第47-50页 |
| ·框架的灵活编列 | 第47-48页 |
| ·学习资源重组 | 第48-49页 |
| ·个性化学习页面 | 第49-50页 |
| ·自适应知识点推荐 | 第50-52页 |
| ·学习者模型 | 第50页 |
| ·自适应知识点推荐信心度计算 | 第50-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功能和系统实现 | 第53-65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3-54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54-57页 |
| ·主要模块 | 第57-60页 |
| ·概念节点编辑 | 第57-58页 |
| ·知识点编辑 | 第58页 |
| ·学习资源收集 | 第58-60页 |
| ·关键算法设计 | 第60-63页 |
| ·自适应知识点推荐算法 | 第60-61页 |
| ·学习页面生成算法 | 第61-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5-67页 |
| ·研究的结论与成果 | 第65-66页 |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