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强奸入罪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20页 |
一、婚内强奸问题的理论纷争与评说 | 第20-24页 |
(一) 婚内强奸入罪否定论 | 第20-22页 |
1、承诺论 | 第20-21页 |
2、暴力论 | 第21页 |
3、报复论 | 第21页 |
4、道德调整论 | 第21-22页 |
(二) 婚内强奸入罪肯定论 | 第22页 |
(三) 对现有理论的评说 | 第22-24页 |
1、承诺论歪曲了婚姻承诺的实质 | 第22-23页 |
2、暴力论背离了强奸罪的本质特征 | 第23页 |
3、报复论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 第23页 |
4、道德调整论践踏了妇女的性自主权 | 第23页 |
5、肯定论忽视了问题的多样性 | 第23-24页 |
二、婚内强奸入罪的法理基础和事实依据 | 第24-32页 |
(一) 婚内强奸入罪的法理基础 | 第24-31页 |
1、承认婚内强奸罪并不违反我国宪法等法律原则 | 第24-26页 |
2、否定婚内强奸罪于理不通于法不适 | 第26页 |
3、肯定婚内强奸罪的刑法学根据 | 第26-29页 |
4、婚内强奸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法益 | 第29-30页 |
5、婚内强奸入罪符合国际立法趋势 | 第30-31页 |
(二) 婚内强奸入罪的事实依据 | 第31-32页 |
1、承认婚内强奸罪有利于妇女权益的保护 | 第31页 |
2、承认婚内强奸罪有利于打击和遏制家庭暴力 | 第31-32页 |
3、司法实践对情节严重的婚内强奸行为入罪的认同 | 第32页 |
三、婚内强奸罪的犯罪构成及其认定 | 第32-39页 |
(一) 婚内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32-34页 |
1、犯罪的主体 | 第32-33页 |
2、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33页 |
3、犯罪的客体 | 第33页 |
4、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33-34页 |
(二) 婚内强奸罪与强奸罪之比较 | 第34-36页 |
(三) 婚内强奸罪的认定 | 第36-39页 |
1、婚内强奸行为发生时间的特定性 | 第36-37页 |
2、婚内强奸行为发生的目的、动机 | 第37页 |
3、婚内强奸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37-38页 |
4、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38-39页 |
四、婚内强奸入罪问题的立法思考 | 第39-47页 |
(一) 婚内强奸入罪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9-41页 |
1、必要性 | 第39-40页 |
2、可行性 | 第40-41页 |
(二) 婚内强奸入罪的立法建议 | 第41-47页 |
1、在婚姻法中确立同居权 | 第41-42页 |
2、在刑法中单独设立“婚内强奸罪” | 第42-43页 |
3、在诉讼中引入调解机制 | 第43-44页 |
4、诉讼方式宜为“自诉” | 第44-45页 |
5、告诉期限的确定 | 第45-46页 |
6、证据的认定 | 第46页 |
7、量刑问题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阅读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