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论文--草莓论文

影响草莓花芽分化因素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前言第11-19页
 1.草莓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草莓生产现状第11-12页
   ·草莓发展前景与方向第12-13页
 2.草莓花芽分化研究进展第13-17页
   ·草莓花芽分化机理研究进展第13-14页
     ·果树花芽分化的概念及其孕育临界期的确定第13页
     ·草莓花芽分化的机理假说第13-14页
     ·激素和草莓的花芽分化关系第14页
     ·基因与草莓的花芽分化关系第14页
   ·草莓花芽分化调控技术研究进展第14-17页
       ·不同苗质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第14-15页
       ·环境因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第15-16页
       ·栽培技术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第16页
       ·其它农业措施第16页
       ·植物信号转导对花芽分化所起的作用第16-17页
 3.需冷量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17-19页
   ·需冷量的估算方法第17页
     ·7.2℃模式第17页
     ·犹它模式第17页
     ·0~7.2℃模式第17页
   ·需冷量的特点第17-18页
   ·低温与休眠第18页
   ·缩短果树需冷量的方法第18-19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1 试验材料第20页
 2 观察内容第20页
 3.试验设计第20页
 4.试验方法第20-24页
   ·草莓苗质量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第20-21页
   ·不同定植时期和升温时间对草莓的花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第21页
   ·草莓需冷量的测定第21页
   ·各品种草莓的花芽分化形态解剖图的观察及其切片的制作第21-22页
     ·花芽分化形态解剖图的观察第21页
     ·花芽分化形态解剖图切片的制作第21-22页
       ·石蜡制片法制片第21-22页
       ·徒手切片制法第22页
       ·显微摄影第22页
   ·温度的测定第22页
   ·草莓生长量的测定第22-23页
   ·草莓开花情况的调查第23页
   ·日照时数的观测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43页
 1.草莓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观察第24-27页
   ·营养生长锥第24页
   ·生殖生长锥第24-25页
   ·花序原基分化期第25页
   ·副萼原基分化期第25页
   ·花萼原基分化期第25-26页
   ·花瓣原基分化期第26页
   ·雄蕊原基分化期第26页
   ·雌蕊原基分化期第26-27页
 2.不同品种草莓花芽分花的特点第27-28页
 3 栽培方式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28-30页
   ·露地栽培方式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第28-29页
   ·温室栽培方式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第29-30页
   ·露地和温室栽培条件下草莓花芽分化的比较第30页
 4.草莓的植物学特性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0-33页
 5.气候因子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3-35页
   ·温度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3-34页
     ·旬平均温度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3-34页
     ·日平均温度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4页
   ·日照时数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4-35页
 6.不同定植时期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5-37页
 7.不同定植时期和入温室时间与草莓(达赛)开花情况的关系第37-39页
 8.草莓低温需冷量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第39-43页
讨论第43-48页
 1.草莓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观察第43页
 2.品种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43页
 3.栽培模式与草莓花芽分花的关系第43页
 4.草莓的花芽分化与生长发育和休眠关系第43-44页
   ·草莓的苗木质量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第43-44页
   ·草莓花芽分化过程与叶柄长度的关系第44页
 5.气候因素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第44-45页
 6.定植时期和入温室时间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第45-46页
   ·定植时期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第45页
   ·不同定植时期和入温室时间对草莓(达赛)开花情况的影响第45-46页
 7.草莓需冷量与花芽分化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1.草莓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观察第48页
 2.不同品种草莓的花芽分花的特点第48页
 3.栽培方式与草莓花芽分化的关系第48页
 4.草莓的植物学特性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第48页
 5.温度和日照条件对草莓花芽分花第48页
 6.定植时期和入温室时间的不同对草莓开花的影响第48页
 7.不同品种草莓需冷量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附:图片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边地区发展与利用外交的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FIR滤波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