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词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 ·心脑血管疾病 | 第9页 |
|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 第9-11页 |
|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第11-12页 |
| ·溶栓药物 | 第11-12页 |
| ·溶栓治疗现状 | 第12页 |
|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剂 | 第12-18页 |
| ·TAFI 的发现与命名 | 第12-13页 |
| ·TAFI 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 第13-15页 |
| ·TAFI 对凝血与纤溶的调控 | 第15-18页 |
| ·水蛭素 | 第18-19页 |
| ·立题背景与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立题意义 | 第19-2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 第二章 马铃薯羧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 | 第27-39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材料 | 第27-28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 ·方法 | 第28-30页 |
| ·CPI 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色质联用分析 | 第28页 |
| ·CPI 样品中的龙葵素的定量分析 | 第28-29页 |
| ·制备型C_8反相色谱柱分离纯化CPI | 第29页 |
| ·CPI 活性测定 | 第29页 |
| ·CPI 促纤溶作用测定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 ·CPI 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30-31页 |
| ·CPI 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峰的质谱分析 | 第31-33页 |
| ·CPI 样品中龙葵素的定量测定 | 第33-34页 |
| ·CPI 的分离纯化 | 第34-35页 |
| ·CPI 的纯度检查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水蛭素促纤溶机理研究 | 第39-49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材料 | 第40页 |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40页 |
| ·方法 | 第40-41页 |
| ·采血及血浆准备 | 第40页 |
| ·纤溶试验 | 第40-41页 |
| ·内纤溶试验 | 第41页 |
| ·TAFI 活化的测定 | 第41页 |
|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 ·水蛭素和肝素促纤溶作用的对比 | 第41-42页 |
| ·水蛭素和肝素对血浆内纤溶作用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水蛭素和肝素对 TAFI 活化的影响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TAFI 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关系研究 | 第49-63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材料 | 第50-51页 |
|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50-51页 |
| ·方法 | 第51-52页 |
| ·柠檬酸钠抗凝血浆准备 | 第51页 |
| ·血清的制备 | 第51页 |
| ·uPA 血浆的制备 | 第51页 |
| ·微血管内皮细胞处理血浆的制备 | 第51页 |
| ·内纤溶试验 | 第51-52页 |
| ·TAFI 含量的测定 | 第52页 |
| ·TAFI 分子量分布测定 | 第52页 |
| ·TAFIa 活性测定 | 第52页 |
| ·统计方法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 ·抗凝血浆、血清、uPA 血浆中 TAFI 分子量分布 | 第52-54页 |
| ·加 TM 血浆和 HMEC 处理血浆纤溶过程中 TAFIa 的测定 | 第54-55页 |
| ·TM、HMEC 处理对内纤溶产物D-Dimmer 生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 ·TM、HMEC 处理对内纤溶时间的影响 | 第56-58页 |
| ·凝血过程中血浆 TAFI 总含量的变化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第五章 TAFIa 作为抗血栓药物靶的可行性研究 | 第63-73页 |
| ·引言 | 第63-64页 |
| ·材料 | 第64页 |
|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64页 |
| ·方法 | 第64页 |
| ·采血及血浆准备 | 第64页 |
| ·去纤维蛋白血浆的制备 | 第64页 |
| ·内纤溶试验 | 第64页 |
| ·纤溶试验 | 第64页 |
| ·统计方法 | 第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 ·抑制TAFIa 活性对抗凝条件下纤溶的影响 | 第64-65页 |
| ·抑制TAFIa 对内纤溶试验纤溶时间的影响 | 第65-67页 |
| ·TAFIa 不同抑制程度对内纤溶的影响 | 第67-68页 |
| ·水蛭素对TAFIa 抑制剂促纤溶作用的影响 | 第68-69页 |
| ·讨论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6-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