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图表说明索引 | 第12-15页 |
| 公式符号说明 | 第15-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8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8-21页 |
| 1.2 二次调节传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21-25页 |
| 1.2.1 二次调节传动技术概况 | 第21-22页 |
| 1.2.2 二次调节传动系统的特点 | 第22-23页 |
| 1.2.3 国内外对二次调节传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1.3 城市客车的行驶特点 | 第25-26页 |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6页 |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驱动/制动系统 | 第28-44页 |
| 2.1 引言 | 第28页 |
| 2.2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 2.3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技术特点 | 第29页 |
| 2.4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驱动/制动系统 | 第29-31页 |
| 2.5 驱动/制动系统中的主要元件 | 第31-36页 |
| 2.5.1 高速开关阀 | 第31-35页 |
| 2.5.2 液压马达 | 第35-36页 |
| 2.6 液压马达调节方式 | 第36-38页 |
| 2.6.1 转速调节 | 第36-37页 |
| 2.6.2 转矩调节 | 第37-38页 |
| 2.7 不同工况下各元件的动作 | 第38-43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新型电控液驱车驱动/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4-60页 |
| 3.1 引言 | 第44页 |
| 3.2 高速开关阀 | 第44-50页 |
| 3.3 液压马达 | 第50-53页 |
| 3.4 液压蓄能器 | 第53-57页 |
| 3.5 油门踏板 | 第57-58页 |
| 3.6 制动踏板 | 第58页 |
| 3.7 车辆行驶阻力 | 第58-5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新型电控液驱车驱动/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60-73页 |
| 4.1 引言 | 第60页 |
| 4.2 PID控制原理 | 第60-62页 |
| 4.2.1 数字PID控制 | 第61-62页 |
| 4.2.1.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 第62页 |
| 4.2.1.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 第62页 |
| 4.3 智能 PID控制 | 第62-64页 |
| 4.4 模糊控制 | 第64-69页 |
| 4.4.1 模糊PID控制原理 | 第64-65页 |
| 4.4.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65-69页 |
| 4.5 不同控制策略的计算机仿真 | 第69-7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防滑控制研究 | 第73-84页 |
| 5.1 引言 | 第73页 |
| 5.2 防滑控制的工作原理 | 第73-74页 |
| 5.3 新型电控液驱车防滑控制的控制原理及主要控制策略 | 第74-77页 |
| 5.3.1 新型电控液驱车防滑控制的控制原理 | 第74-75页 |
| 5.3.2 防滑控制的主要控制策略 | 第75-77页 |
| 5.4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数学模型 | 第77-79页 |
| 5.4.1 驱动工况 | 第78页 |
| 5.4.2 制动工况 | 第78-79页 |
| 5.5 防滑控制的模糊控制 | 第79-80页 |
| 5.6 防滑控制的模糊控制仿真模型 | 第80-82页 |
| 5.7 仿真分析 | 第82-83页 |
| 5.8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六章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实验装置 | 第84-98页 |
| 6.1 引言 | 第84页 |
| 6.2 新型电控液驱车的实验装置及测控系统 | 第84-92页 |
| 6.2.1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84-88页 |
| 6.2.2 测控参数的说明 | 第88页 |
| 6.2.3 实验装置的测控系统 | 第88-90页 |
| 6.2.4 抗干扰技术 | 第90-92页 |
| 6.2.4.1 干扰信号的噪声源 | 第90-91页 |
| 6.2.4.2 抗干扰技术的应用 | 第91-92页 |
| 6.3 新型电控液驱车实验的实时控制系统 | 第92-97页 |
| 6.3.1 实时控制系统 | 第92-93页 |
| 6.3.2 实时控制的程序设计 | 第93-95页 |
| 6.3.2.1 实时控制系统多任务分析设置 | 第93-94页 |
| 6.3.2.2 实时控制系统多任务运行机制 | 第94-95页 |
| 6.3.3 新型电控液驱车实验的实时控制系统设计 | 第95-97页 |
| 6.3.3.1 模糊控制技术 | 第95页 |
| 6.3.3.2 实时控制系统的流程 | 第95-96页 |
| 6.3.3.3 实时系统设计说明 | 第96-97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第七章 新型电控液驱车模拟实验 | 第98-112页 |
| 7.1 引言 | 第98页 |
| 7.2 高速开关阀特性实验 | 第98-100页 |
| 7.3 加速性实验 | 第100-103页 |
| 7.4 制动性实验 | 第103-104页 |
| 7.5 转速控制实验 | 第104-107页 |
| 7.5.1 常规PID控制 | 第104-105页 |
| 7.5.2 模糊PID控制 | 第105-107页 |
| 7.6 典型工况实验 | 第107-111页 |
| 7.7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结论 | 第112-114页 |
| 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4-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