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带激励语音编码器及其在宽带语音上应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15页 |
·语音编码概述 | 第6页 |
·语音编码的发展和分类 | 第6-11页 |
·发展简史 | 第6-7页 |
·语音编码的分类 | 第7-8页 |
·几种典型的语音编码方法 | 第8-11页 |
·衡量语音编码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1-15页 |
·编码质量 | 第11-12页 |
·编码速率 | 第12-13页 |
·编解码延时 | 第13页 |
·编解码复杂度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多带激励语音编码 | 第15-29页 |
·模型 | 第15-18页 |
·传统声码器语音模型 | 第15-16页 |
·多带激励语音模型 | 第16-18页 |
·多带激励语音模型参数 | 第18页 |
·参数提取 | 第18-27页 |
·基音周期 | 第19-26页 |
·清浊音判决 | 第26-27页 |
·各谐波幅度的估计 | 第27页 |
·多带激励语音合成 | 第27-29页 |
·清音部分合成 | 第27-28页 |
·浊音部分合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多带激励语音编码的实现 | 第29-45页 |
·多带激励语音分析具体实现 | 第29-36页 |
·高、低通滤波 | 第29-30页 |
·分帧 | 第30-31页 |
·基音粗估 | 第31页 |
·基音平滑 | 第31-32页 |
·基音细搜索 | 第32-34页 |
·清浊音判决 | 第34-35页 |
·计算各谐频带的谱包络幅度 | 第35-36页 |
·分析算法框图 | 第36页 |
·多带激励语音合成具体实现 | 第36-40页 |
·清音部分合成 | 第36-37页 |
·浊音部分合成 | 第37-39页 |
·重建语音产生 | 第39页 |
·合成算法框图 | 第39-40页 |
·参数的编解码方法 | 第40-42页 |
·基音频率的编解码 | 第40-41页 |
·清浊音判决的编解码 | 第41页 |
·各谐频对应的谱包络幅度的编解码 | 第41-42页 |
·码率 | 第42页 |
·实现结果及系统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合成语音质量 | 第42-43页 |
·算法复杂度估计 | 第43-44页 |
·算法时延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多带激励语音编码在宽带上的应用 | 第45-53页 |
·宽带语音编码器研究的意义 | 第45页 |
·宽带语音分析 | 第45-49页 |
·高低通滤波 | 第45-46页 |
·分帧 | 第46页 |
·基音粗估 | 第46-47页 |
·基音平滑 | 第47页 |
·基音细估 | 第47-48页 |
·清浊音判决 | 第48-49页 |
·计算各谐频带的谱包络幅度 | 第49页 |
·宽带语音合成 | 第49-51页 |
·清音部分合成 | 第49-50页 |
·浊音部分合成 | 第50-51页 |
·重建语音 | 第51页 |
·实现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语音合成质量 | 第51-52页 |
·算法复杂度估计 | 第52页 |
·宽带语音算法时延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