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前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电压无功优化领域的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1.3 原对偶内点法在电压无功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综述 | 第14-16页 |
§1.4 电力系统控制区域的划分 | 第16-17页 |
§1.5 多 Agent技术在电力系统优化计算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原对偶内点法的电压无功优化算法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22页 |
§2.2 原对偶内点法基本原理 | 第22-25页 |
§2.3 修正步长和障碍因子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1 修正步长的选择 | 第25页 |
2.3.2 障碍因子的确定 | 第25-26页 |
§2.4 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2.5 原对偶内点法在电压无功优化控制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2.5.1 电压无功优化模型 | 第28-29页 |
2.5.2 初始点的选择 | 第29页 |
2.5.3 求解步骤 | 第29-30页 |
§2.6 仿真算例 | 第30-33页 |
§2.7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全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电网分区问题研究 | 第34-59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上升分级分类法 | 第35-37页 |
3.2.1 “电气距离”的定义 | 第35-36页 |
3.2.2 上升分级分类法 | 第36-37页 |
§3.3 减少区域电网的边界节点数目 | 第37-53页 |
3.3.1 基本概念 | 第38-40页 |
3.3.2 求偶图的完全匹配 | 第40-43页 |
3.3.3 减少两块图形分割中边界顶点的数目 | 第43-45页 |
3.3.4 减少多块图形分割中边界顶点的数目 | 第45-47页 |
3.3.5 改进的多块图形分割算法 | 第47-53页 |
§3.4 快速最大匹配电网分区算法的流程图及仿真算例 | 第53-58页 |
3.4.1 算法的流程图 | 第53-56页 |
3.4.2 仿真算例 | 第56-58页 |
§3.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基于多 Agent技术的分布式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 | 第59-76页 |
§4.1 引言 | 第59-60页 |
§4.2 多 Agent技术 | 第60-61页 |
4.2.1 多 Agent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60页 |
4.2.2 多 Agent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60-61页 |
§4.3 单目标分布并行无功优化算法 | 第61-65页 |
4.3.1 单目标分布并行无功优化的分解协调模型 | 第61-63页 |
4.3.2 无功优化问题的并行求解 | 第63-64页 |
4.3.3 分布并行无功优化算法的特点 | 第64-65页 |
§4.4 基于多Agent 技术的分布式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 | 第65-74页 |
4.4.1 系统结构 | 第65-66页 |
4.4.2 系统中 Agent的分类和功能 | 第66-69页 |
4.4.3 系统正常运行机制 | 第69-71页 |
4.4.4 仿真算例 | 第71-74页 |
§4.5 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6-77页 |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