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法》立法模式与制度选择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能源利用与能源立法 | 第14-18页 |
·能源的概念与分类 | 第14-15页 |
·能源的概念 | 第14页 |
·能源的分类 | 第14-15页 |
·能源利用总体状况 | 第15-18页 |
第3章 制定能源法的必要性 | 第18-26页 |
·能源立法的现状 | 第18-1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能源基本法缺位,法律体系结构不健全 | 第19-20页 |
·重要能源品种立法不完备 | 第20-21页 |
·现行能源单行法亟需修改完善 | 第21-22页 |
·制定《能源法》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保障公众健康的需要 | 第22-23页 |
·保障生态平衡的需要 | 第23-24页 |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要 | 第24页 |
·健全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需要 | 第24-26页 |
第4章 《能源法》的立法模式 | 第26-32页 |
·发达国家能源立法模式分析 | 第26-30页 |
·德国 | 第26-27页 |
·日本 | 第27-28页 |
·美国 | 第28-30页 |
·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30-32页 |
第5章 《能源法》的制度选择 | 第32-44页 |
·《能源法》制度设计的指导原则 | 第32-33页 |
·《能源法》的制度设计 | 第33-44页 |
·能源战略与规划制度 | 第34-36页 |
·能源监管制度 | 第36-37页 |
·能源安全储备制度 | 第37-39页 |
·能源价格与财税制度 | 第39-41页 |
·能源总量控制制度 | 第41-42页 |
·能源法律责任制度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