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4页 |
2 国内外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分析与评价 | 第14-20页 |
2.1 梯级水库的分类 | 第14页 |
2.2 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的特点 | 第14-18页 |
2.2.1 设计洪水的含义 | 第14-16页 |
2.2.2 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的特点 | 第16-18页 |
2.3 国内外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理论与方法概述 | 第18-19页 |
2.3.1 国内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 第18-19页 |
2.3.2 国外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地区组成法推求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20-54页 |
3.1 洪水地区组成规律的分析 | 第20-22页 |
3.1.1 不同量级洪水的地区组成及其变化 | 第20页 |
3.1.2 各分区洪水的峰、量关系分析 | 第20-21页 |
3.1.3 设计断面以上各分区之间洪水的组合遭遇情况分析 | 第21页 |
3.1.4 设计流域暴雨的地区分布规律 | 第21-22页 |
3.2 地区组成法推求设计洪水的一般方法 | 第22-23页 |
3.3 地区组成法推求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的方法 | 第23-28页 |
3.3.1 设计断面上游有两个梯级水库 | 第24-25页 |
3.3.2 设计断面位于两个联合调度的梯级水库之间 | 第25-27页 |
3.3.3 简化洪水组合方法 | 第27页 |
3.3.4 合理性分析检查 | 第27-28页 |
3.4 实例 | 第28-53页 |
3.4.1 积石峡坝址天然设计洪水计算 | 第30页 |
3.4.2 洪水地区组成分析 | 第30-39页 |
3.4.3 受上游梯级水库调蓄影响后的积石峡坝址设计洪水 | 第39-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频率组合法推求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第54-63页 |
4.1 频率组合法方法分析 | 第54-60页 |
4.1.1 数值积分法 | 第54-56页 |
4.1.2 离散求和法 | 第56-59页 |
4.1.3 分析评价 | 第59-60页 |
4.2 实例 | 第60-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JC法推求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的理论研究 | 第63-70页 |
5.1 概率极限状态概念的引入 | 第63-65页 |
5.2 JC法推求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的理论研究 | 第65-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梯级水库下游工程施工设计洪水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70-77页 |
6.1 梯级开发中在建工程施工导流流量优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 第70-73页 |
6.2 实例 | 第73-76页 |
6.2.1 下游工程不同施工导流流量方案的设计 | 第73-74页 |
6.2.2 各方案导流工程减少的投资 | 第74页 |
6.2.3 各方案梯级水电站电量损失 | 第74-76页 |
6.2.4 各方案经济技术比较 | 第7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77-79页 |
7.1 结论 | 第77-78页 |
7.2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