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制度思考
| 1 前言 | 第1页 |
| 2 惩罚性赔偿的历史概述 | 第9-13页 |
| ·起源及其在西方国家中的发展 | 第9-11页 |
| ·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11-13页 |
| 3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分析 | 第13-15页 |
| ·赔偿功能 | 第13页 |
| ·制裁功能 | 第13-14页 |
| ·预防功能 | 第14页 |
| ·激励性功能 | 第14-15页 |
| 4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15-23页 |
| ·惩罚性赔偿责任性质的不同认识 | 第15-18页 |
| ·公法责任说 | 第16-17页 |
| ·民事责任说 | 第17-18页 |
| ·惩罚性赔偿作为民事责任的不合理 | 第18-19页 |
| ·惩罚性赔偿责任应为经济法责任 | 第19-23页 |
| 5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问题 | 第23-30页 |
| ·适用要件 | 第23-26页 |
| ·不法行为 | 第23-24页 |
| ·过错 | 第24-25页 |
| ·其他要件 | 第25-26页 |
| ·适用的范围 | 第26-27页 |
| ·惩罚性赔偿金的确定 | 第27-30页 |
| ·确定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 ·具体考量的因素 | 第28-30页 |
| 6 我国扩大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0-33页 |
| ·在我国扩大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 ·在我国扩大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33页 |
| 7 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设想 | 第33-42页 |
| ·指导原则 | 第33-36页 |
| ·正义原则 | 第33-34页 |
| ·秩序和效率兼顾原则 | 第34-35页 |
| ·自由与平等原则 | 第35-36页 |
| ·具体设想 | 第36-41页 |
| ·民法 | 第36-37页 |
| ·经济法 | 第37-41页 |
| ·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41-42页 |
| 8. 结束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声明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