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犯罪对象概念的历史传承 | 第1-7页 |
第二章 犯罪对象的性质 | 第7-14页 |
一 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的“直接作用”对象 | 第8页 |
二 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 | 第8页 |
三 犯罪对象的中介性质 | 第8-9页 |
四 犯罪对象是否体现犯罪客体 | 第9-14页 |
第三章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物质承担者 | 第14-23页 |
一 犯罪对象不同于犯罪客体的物质承担者 | 第14-18页 |
二 正确理解犯罪客体的物质承担者 | 第18-23页 |
第四章 犯罪对象的范围和表现形式 | 第23-29页 |
一 是否存在无犯罪对象的个罪 | 第23-26页 |
二 犯罪对象的表现形式 | 第26-28页 |
三 犯罪对象与实施犯罪行为的工具 | 第28-29页 |
第五章 犯罪对象的功能 | 第29-33页 |
一 犯罪对象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 | 第29页 |
二 犯罪对象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 | 第29-33页 |
第六章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 | 第33-42页 |
一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 第33-34页 |
二 两者关系中关于犯罪客体的抽象性前提 | 第34-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书目 | 第43-44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 | 第44-45页 |
声明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