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住宅区环境景物形态设计研究

绪论第1-19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15页
 二. 研究的目的第15-16页
 三. 概念界定第16-19页
  1 景观形态学及相关概念第16-17页
  2 住区环境景物第17-19页
第一章 住区环境景物形态设计发展概况第19-26页
 第一节 我国及国外住区环境景物形态发展历史回顾第19-22页
  一. 中国传统住区环境景物形态历史沿革第19-21页
  二. 西方住区环境景物形态的历史发展概况第21-22页
   1 西亚第21页
   2 欧洲第21-22页
 第二节 我国住区环境景物形态发展现状第22-26页
  一. 住区环境景观建设的发展情况第22-23页
  二. 住区环境景物形态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6页
   1 景物形态的设计与建筑设计相脱节第23页
   2 片面追求各种形式风格且缺乏特色第23-24页
   3 尺度失调、不符合形式美第24页
   4 重人工轻自然第24页
   5 缺乏人性化第24-25页
   6 本土文化表现的匮乏第25-26页
第二章 住区环境景物形态设计中的“人本主义”第26-31页
 第一节 “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第26-27页
  一. “人本主义”思想的回归第26页
  二. “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提高第26页
  三. “以人为本”的全面建立第26-27页
 第二节 住区环境景物形态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第27-31页
  一. 住区居民构成与居民的基本需求第27-28页
   1 住区居民构成第27页
   2 住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第27-28页
  二. 全方位的满足居民需求第28-31页
   1 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精神需要第28-29页
   2 可识别性的精神需要第29页
   3 具有文化性、并从地域文化出发第29页
   4 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需求第29-31页
第三章 住区居民行为心理及审美心理分析第31-42页
 第一节 住区居民行为心理分析及景物形态设计第31-37页
  一. 住区居民的基本行为第31-32页
  二. 住区环境儿童基本行为及景物形态第32-34页
   1 住区环境儿童的基本行为特征第32页
   2 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的景物形态特点第32-34页
  三. 住区环境中青年的基本行为及景物形态第34-35页
   1 住区环境中青年的基本行为特征第34页
   2 符合中青年行为心理的景物形态特点第34-35页
  四. 住区环境里老年的基本行为及景物形态第35-37页
   1 住区环境里老年的基本行为特征第35-36页
   2 符合老年行为心理的景物形态特点第36-37页
 第二节 住区居民审美心理分析及景物形态设计第37-42页
  一. 审美体验及审美心理要素第37-39页
   1 审美体验第37-38页
   2 审美心理要素第38-39页
  二. 人对景物的一般审美感受第39-40页
  三. 符合住区居民的审美心理的景物形态特征--自然性第40-42页
   1 走向自然的心理第40页
   2 自然美第40-41页
   3 线条美第41-42页
第四章 住区环境景物形态的构成分析第42-53页
 第一节 景物形态的基本要素第42-45页
  一. 形态的基本要素第42页
  二. 景物形态设计中形态基本要素语言特性的掌握第42-44页
   1 点第42-43页
   2 线第43-44页
   3 面第44页
   4 体块第44页
  三. 景物形态的几何特征与特性第44-45页
   1 景物形态的几何特征第44-45页
   2 景物形态的特性第45页
 第二节 景物平面造型的构成第45-50页
  一. 景物平面造型的主要构成手法第45-46页
   1 分割第46页
   2 渐变第46页
   3 变异第46页
   4 变形第46页
  二. 格式塔的原则及在景物平面造型构成上的启示第46-50页
   1 格式塔心理学第47页
   2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与启示第47-50页
 第三节 景物空间立体造型的构成第50-53页
  一. 景物的基本形体第50页
  二. 形体的变化和组合第50-53页
   1 形体的变化第50-51页
   2 形体的组合第51-53页
第五章 住区环境景物形态之生成第53-70页
 第一节 住区环境主要景物单体形态及设计特点第53-65页
  一. 住区环境主要景物单体形态第53-61页
   1 景观构筑物形态及实例分析第53-55页
   2 雕塑第55-57页
   3 水景第57-59页
   4 石景第59-61页
  二. 住区环境景物单体形态的设计特点第61-65页
   1 创造新鲜感第61页
   2 加强与自然的亲和力第61-62页
   3 住区环境景物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第62页
   4 文化性第62-63页
   5 主体性第63-64页
   6 雅致小景,雕塑品质第64页
   7 营造住区静谧温馨的环境气氛第64-65页
   8 合乎美学第65页
   9 多功能性第65页
 第二节 住区环境景物整体形态设计第65-70页
  一. 整体性第65-67页
  二. 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第67-68页
  三. “存在形”与“身体知觉学”对于景物整体形态设计的启示第68-70页
结束语第70-71页
注释第71-72页
插图来源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第75页
附录1: 工程实践第75-79页
附录2: 发表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2P的分布式工作流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杨慎谪滇及其对云南文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