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

转Xa21基因水稻的叶围细菌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26页
 1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评价第10-21页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第10-11页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第11-12页
   ·转基因植物对环境微生物的影响第12-21页
 2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Xa21基因第21-24页
   ·水稻白叶枯病菌第21-22页
   ·Xa21基因第22-24页
 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分子鉴别方法第26-40页
 1 实验材料第27页
 2 实验方法第27-31页
   ·菌株DNA的提取第27-28页
   ·菌株ITS序列克隆测序第28-30页
   ·IS-PCR第30-31页
   ·全菌体蛋白的SDS-PAGE第31页
 3 实验结果第31-38页
   ·白叶枯病菌ITS序列测定第31-33页
   ·IS-PCR分析第33-36页
   ·全菌体蛋白SDS-PAGE分析第36-37页
   ·分类鉴定方法的相关性分析第37-38页
 4 结果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温室水稻叶面白叶枯病菌的动态变化第40-51页
 1 实验材料第40-41页
   ·实验菌株第40页
   ·实验水稻品种第40-41页
 2 实验方法第41-43页
   ·温室水稻的种植第41页
   ·水稻的抗病性测定和PCR鉴定第41-42页
   ·水稻叶围白叶枯病菌的动态研究第42-43页
 3 实验结果第43-48页
   ·水稻抗病性的检测和PCR鉴定第43-44页
   ·剪叶法白叶枯病菌在水稻叶面上的动态变化第44-46页
   ·喷雾法白叶枯病菌在水稻叶面上的动态变化第46-48页
 4 结果讨论第48-51页
   ·白叶枯病菌的侵染扩展第48-50页
   ·白叶枯病菌的生存定殖第50-51页
第四章 田间转Xa21基因水稻的叶面细菌第51-77页
 1 实验材料第51-52页
   ·水稻品种第51页
   ·菌种第51-52页
 2 实验方法第52-54页
   ·田间水稻种植第52页
   ·田间水稻抗病性测定第52页
   ·水稻叶面取样第52页
   ·样品处理第52页
   ·平板计数第52页
   ·纯化单菌落形态分类第52-53页
   ·叶面细菌的分子鉴定第53-54页
   ·数据处理第54页
 3 实验结果第54-75页
   ·田间实验设计和气候条件第54-55页
   ·田间抗病性鉴定第55-57页
   ·细菌形态分类和分子鉴定第57-64页
   ·田间小区间的细菌群落结构第64-68页
   ·田间细菌群落结构时间变迁第68-72页
   ·田间主要细菌属的动态变化第72-75页
 4 结果讨论第75-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附表1 12个小区第一次取样统计表第86-87页
附表2 田间6次取样细菌分类数据表第87-88页
附录3 本文所登陆序列的GenBank登记号第88-89页
附录4 本文所涉及的生物信息软件和网站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个人简历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创血管吻合法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商社电器M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