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基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灌浆法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第13-14页
     ·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第13页
     ·灌浆加固研究第13-14页
第二章 不均匀沉降特征及表现形式第14-19页
   ·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表现形式第14-18页
     ·填土裂缝第14-16页
     ·路面病害第16-1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变形第16页
       ·纵向裂缝第16页
       ·横向裂缝第16-17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断裂第17页
     ·边坡失稳第17-18页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时空变化特征第18页
   ·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不均匀沉降模式及沉降机理分析第19-27页
   ·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模式及成因机制第19-22页
     ·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第19页
     ·地基中存在软弱土层第19-21页
     ·路基刚度差异显著第21页
     ·填筑物物质成份不均第21-22页
   ·地下水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第22-25页
   ·小结第25-27页
第四章 路基不均匀沉降计算第27-43页
   ·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27-31页
     ·土体变形特性第27-29页
     ·邓肯—张非线性弹性计算方法第29-31页
   ·地基沉降分析第31-38页
     ·地基的沉降机理第31-32页
     ·地基承载力与地基沉降第32-33页
     ·国内外地基的沉降理论计算方法第33-36页
     ·地基的沉降规律第36-38页
   ·本文沉降分析的作用及方法第38-41页
     ·填方路堤作用地基的沉降第38-41页
     ·路堤沉降计算第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灌浆工程及其机理第43-55页
   ·渗透灌浆第43-49页
     ·渗透灌浆的基本概念第43页
     ·渗透灌浆的基本问题第43-47页
       ·浆液的可灌性第43页
       ·渗透灌浆压力第43-44页
       ·浆液的粘度和扩散半径第44-45页
       ·渗透系数和渗透率第45-46页
       ·介质特征第46-47页
       ·层流与紊流第47页
     ·渗透灌浆的基本理论第47-49页
       ·球形扩散理论第47-48页
       ·柱形扩散理论第48-49页
       ·袖套管法理论第49页
   ·劈裂灌浆第49-51页
     ·劈裂灌浆的基本概念第49-50页
     ·劈裂灌浆发生条件第50-51页
   ·压密灌浆第51页
   ·电动化学灌浆第51-52页
   ·灌浆设计计算方法第52-53页
     ·确定扩散半径和压力第52页
     ·布孔位置第52-53页
     ·灌浆量第53页
     ·灌浆顺序第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灌浆材料研究第55-61页
   ·水泥—水玻璃浆液第55-56页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特点第55-56页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配制方法第56页
   ·水泥—粘土浆液第56-59页
     ·水泥—粘土浆液性能第56-59页
     ·水泥—粘土浆液配制第59页
   ·水泥—粉煤灰浆液第59-60页
     ·浆液的特点第59页
     ·水泥—粉煤灰浆液分析第59-60页
   ·浆液材料的直接成本第60-61页
第七章 灌浆加固路堤应用实例第61-68页
   ·金开大道灌浆加固路堤工程第61-65页
     ·工程简介第61-62页
     ·柱状灌浆设计第62页
     ·钻孔灌浆设备第62页
     ·钻进成孔工艺第62页
     ·灌浆方法第62-63页
     ·浆液搅拌与灌注第63页
     ·浆液变换第63页
     ·止浆第63页
     ·封孔第63页
     ·特殊情况处理第63-65页
     ·灌浆效果测试第65页
   ·灌浆加固技术在北部新区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第65-66页
   ·金开大道灌浆试验段设置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八章 灌浆处治填方路堤沉降规律第68-72页
   ·填方路堤灌浆加固实验数据分析第68-70页
   ·集中载荷情况下,灌浆区深度的变化对路堤沉陷的影响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九章 总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肺癌晚期病人肺部感染规律性研究
下一篇:专家对第三人的责任--以专家作为信息提供者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