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页 |
·统计过程质量控制的发展过程 | 第9-14页 |
·统计过程控制与工程过程控制 | 第9-10页 |
·统计过程质量控制产生及应用 | 第10-12页 |
·统计过程质量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背景 | 第12-14页 |
·数据采集及处理的发展对统计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 | 第14-15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于(x|-)-R控制图的统计过程质量控制研究 | 第16-27页 |
·(x|-)-R控制图控制原理 | 第16-21页 |
·(x|-)-R控制图 | 第16-18页 |
·控制图的两种解释 | 第18页 |
·两类错误 | 第18页 |
·3σ控制限的确定 | 第18-20页 |
·多种控制图比较 | 第20-21页 |
·传统统计过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样本空间选择 | 第21-22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2页 |
·(x|-)-R控制图控制方法改进 | 第22-26页 |
·递增样本空间代替抽样样本空间 | 第22-23页 |
·控制参数动态化 | 第23-25页 |
·合并分析用控制图功能与控制用控制图功能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实现改进质量控制图关键技术研究 | 第27-49页 |
·实时数据库技术 | 第27-30页 |
·实时数据库的产生 | 第27-28页 |
·实时数据库的定义及特点 | 第28-29页 |
·实时数据库一般结构及功能要求 | 第29-30页 |
·实时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统计过程质量控制实时数据库的特点及要求 | 第30-31页 |
·原理模型 | 第31页 |
·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数据缓冲区的建立及作用 | 第33-35页 |
·数据缓冲区的建立 | 第33页 |
·数据缓冲区的作用 | 第33-35页 |
·使用缓冲区注意事项 | 第35页 |
·限时机制的实现 | 第35-39页 |
·限时机制模型 | 第35-39页 |
·事务串行处理方法 | 第39页 |
·实时数据库建立方法 | 第39-41页 |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1-45页 |
·动态链接库技术应用 | 第41-42页 |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2页 |
·动态链接库生成 | 第42-43页 |
·嵌入汇编代码实现数据采集 | 第43-44页 |
·调用动态链接库 | 第44-45页 |
·远程通信的实现方法 | 第45-48页 |
·远程通信 | 第45-46页 |
·远程通信程序实现 | 第46-48页 |
·远程通实时性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改进统计过程质量控制图实现方法研究 | 第49-63页 |
·统计过程质量控制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49-53页 |
·系统设计 | 第49页 |
·各模块功能设计 | 第49-51页 |
·程序界面及流程图 | 第51-53页 |
·(x|-)-R控制图参数计算及绘图程序实现 | 第53-56页 |
·(x|-)-R图的参数计算 | 第53-55页 |
·(x|-)-R控制图绘图程序 | 第55-56页 |
·判断模块 | 第56-58页 |
·判模块的判断准则 | 第56-57页 |
·程序实现方法 | 第57-58页 |
·数据库操作和维护的实现方法 | 第58-62页 |
·查询功能的实现 | 第59-60页 |
·历史数据库维护 | 第60-61页 |
·生成数据报表 | 第61-62页 |
·正态分布图绘制功能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