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 论 | 第12-27页 |
·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概述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性能及稳定性研究方法概述 | 第15-17页 |
·混流式水轮机内流稳定场解析研究现状概述 | 第17-18页 |
·混流式水轮机内流非稳定场解析研究现状概述 | 第18-23页 |
·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现状概述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2 水力机械流场解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27-45页 |
·概述 | 第27页 |
·水力机械内部流场解析方法发展 | 第27-29页 |
·三维不可压缩流体基本方程 | 第29-30页 |
·湍流模式 | 第30-37页 |
·网格技术 | 第37-40页 |
·速度场和压力场迭代修正与耦合 | 第40-42页 |
·通用商业CFD软件介绍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混流式水轮机内流稳定场解析及性能分析 | 第45-61页 |
·引言 | 第45页 |
·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真机主要技术参数 | 第45-46页 |
·解析策略及解析域 | 第46-48页 |
·解析工况和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涡壳及固定导叶内部流动分析 | 第49-51页 |
·静止叶栅流道内流态分析 | 第51-52页 |
·转轮流道内相对流动分析 | 第52-54页 |
·尾水管内稳定场流态分析 | 第54-58页 |
·各过流部件水力损失及能量效率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混流式水轮机叶片空化性能改善研究 | 第61-70页 |
·引言 | 第61页 |
·转轮空蚀概况 | 第61-62页 |
·空化性能及空蚀原因分析 | 第62-64页 |
·叶片修型改善空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64-68页 |
·进一步修型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上迷宫环间隙流数值解析及性能分析 | 第70-81页 |
·引言 | 第70页 |
·上迷宫环间隙的形状及位置 | 第70-71页 |
·上迷宫环间隙流解析计算域 | 第71-72页 |
·边界条件 | 第72-73页 |
·上迷宫环间隙内部流动分析 | 第73-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下迷宫环间隙流数值解析及性能分析 | 第81-91页 |
·引言 | 第81页 |
·下迷宫环间隙流解析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 第81-82页 |
·下迷宫环间隙内流动分析 | 第82-85页 |
·下迷宫环间隙流道能量损失分布 | 第85-86页 |
·混流式水轮机综合水力效率分析 | 第86-87页 |
·不同间隙形状对下环间隙内流动及水力性能的影响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7 下迷宫环间隙流对尾水管内流动的影响 | 第91-99页 |
·引言 | 第91页 |
·边界条件 | 第91-92页 |
·最优工况时下迷宫环间隙流对尾水管主流的干涉影响 | 第92-95页 |
·小流量工况时下迷宫环间隙流对尾水管内流的干涉影响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8 尾水管涡带数值模拟及压力脉动分析 | 第99-113页 |
·尾水管涡带形成机理研究 | 第99-104页 |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数值模拟 | 第104-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9 大型水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113-124页 |
·引言 | 第113-114页 |
·在线监测硬件系统设计 | 第114-116页 |
·软件系统结构及功能 | 第116-117页 |
·利用小波包分析提取动态特性信息 | 第117-120页 |
·现场实例分析 | 第120-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10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24-128页 |
·全文总结 | 第124-126页 |
·展望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8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者发表的论文 | 第138-139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与论文相关的课题 | 第139-140页 |
附录3 符号定义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