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7页 |
·混凝土重力坝概况 | 第9-12页 |
·混凝土重力坝筑坝施工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混凝土重力坝的混凝土施工特性 | 第10-11页 |
·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的特点 | 第11-12页 |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研究历史 | 第12-1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混凝土坝浇筑工艺流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 第17-43页 |
·大坝混凝土施工过程系统分析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4页 |
·施工系统模拟的原理 | 第18-19页 |
·混凝土坝浇筑模拟的方法 | 第19-23页 |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工程原始数据参数和仓面原始数据生成 | 第24-27页 |
·工程原始数据参数 | 第24页 |
·坝块数据模型 | 第24-25页 |
·仓面原始数据流程 | 第25-27页 |
·大坝混凝土施工过程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27-38页 |
·大坝施工过程模拟的建模方法 | 第27-28页 |
·混凝土大坝施工模拟假定 | 第28-29页 |
·大坝混凝土浇筑控制条件分析 | 第29-32页 |
·模拟模型的构造 | 第32-38页 |
·随机数与随机变量 | 第38-43页 |
·随机数据 | 第38-39页 |
·随机数的产生 | 第39-40页 |
·随机变量的产生 | 第40-43页 |
第三章 混凝土坝施工动态可视化仿真及模拟成果统计分析 | 第43-52页 |
·概述 | 第43页 |
·数字地面模型 | 第43-48页 |
·DEM的信息源与生产方式 | 第44-45页 |
·DEM构建方法及表示方法 | 第45-47页 |
·等高线生成格网网格 | 第47-48页 |
·数字坝体模型 | 第48-51页 |
·坝体空间建模 | 第48-49页 |
·浇筑坝块时空数据的组织 | 第49-51页 |
·混凝土坝施工模拟成果数据统计分析与表达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混凝土坝施工过程动态可视化软件 | 第52-57页 |
·模拟系统的组成 | 第52页 |
·系统开发的环境 | 第52-53页 |
·软件的功能设计 | 第53-56页 |
·软件的安装与应用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向家坝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模拟研究 | 第57-88页 |
·工程简介 | 第57-59页 |
·工程概况 | 第57页 |
·向家坝大坝混凝土工程模拟特点 | 第57-58页 |
·混凝土浇筑运输方案 | 第58-59页 |
·模拟计算的边界条件 | 第59-65页 |
·模拟计算总体参数 | 第59页 |
·坝基地形与坝体数据的输入 | 第59-60页 |
·相邻块高差限制 | 第60页 |
·模拟计算的有效工日 | 第60页 |
·允许拆模时间 | 第60页 |
·层间间歇时间 | 第60页 |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 第60页 |
·主要浇筑设备性能参数 | 第60-64页 |
·接缝灌浆条件及灌浆流程图 | 第64-65页 |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65页 |
·模拟施工进度分析 | 第65-71页 |
·通仓浇筑方案模拟施工进度分析 | 第65-67页 |
·分缝方案模拟施工进度分析 | 第67-68页 |
·接缝灌浆仿真计算结果 | 第68-71页 |
·混凝土浇筑强度及设备效率分析 | 第71-77页 |
·通仓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强度及设备效率分析 | 第71-74页 |
·通仓浇筑各方案设备浇筑强度、设备利用率统计对比 | 第74页 |
·分缝浇筑各方案设备浇筑强度、设备利用率统计对比表 | 第74-77页 |
·分缝浇筑各方案混凝土浇筑强度及设备效率分析 | 第77页 |
·大坝及机械浇筑强度统计图 | 第77-79页 |
·大坝浇筑形象面貌可视化仿真 | 第79-84页 |
·模拟结论与建议 | 第84-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88-89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