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8页
   ·含铬废水的来源与铬在水中的迁移过程第11-14页
     ·含铬废水的来源及危害第11页
     ·铬在水中的迁移过程第11-14页
   ·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4-22页
     ·化学还原法第14-15页
     ·离子交换法第15-16页
     ·活性炭吸附法第16页
     ·电解还原法第16页
     ·蒸发浓缩回收法第16页
     ·电渗析法第16页
     ·TBP萃取法第16-17页
     ·反渗透法第17页
     ·生物法第17-22页
   ·活性污泥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第22-26页
     ·活性污泥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第22-24页
     ·活性污泥法处理重金属的机理第24-26页
   ·研究目的及思路第26-28页
     ·研究目的第26页
     ·研究思路第26-28页
第二章 试验装置、原料和分析方法第28-32页
   ·试验原料第28-30页
     ·试验污泥第28-29页
     ·Postgate's C型培养基第29页
     ·试验用水第29-30页
   ·试验分析方法第30-31页
     ·厌氧污泥的脱水处理第30页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第30-31页
   ·试验仪器和装置第31-32页
     ·试验仪器第31页
     ·试验装置第31-32页
第三章 改性活性污泥中SRB生长与硫酸根去除条件的优化第32-44页
   ·试验方法第32页
     ·间歇式试验第32页
     ·半连续试验第32页
   ·SRB的生长与硫酸盐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第32-35页
   ·SRB的生长与硫酸根的去除条件的优化第35-43页
     ·不同有机碳源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35-36页
     ·pH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36-37页
     ·硫酸根浓度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37-38页
     ·COD/sulfate比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38-39页
     ·接种污泥量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39-40页
     ·亚铁离子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40-41页
     ·通N2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41页
     ·综合各因素最佳值对细菌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第41-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第44-72页
   ·试验方法第44页
   ·好氧污泥的改性第44-49页
     ·培养基中有机成分对Cr(Ⅵ)还原的影响第44-45页
     ·污泥驯化方式的选择第45-47页
     ·改性后活性污泥及细菌形貌第47-49页
   ·厌氧污泥体系中铬(Ⅵ)、硫酸根和COD的平衡计算第49页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工艺条件的优化第49-64页
     ·进水铬(Ⅵ)浓度对污泥体系处理能力的影响第49-54页
     ·进水硫酸根浓度对污泥体系处理能力的影响第54-57页
     ·进水COD对污泥体系处理能力的影响第57-61页
     ·水力滞留时间对污泥体系处理能力的影响第61-62页
     ·多种重金属共存对污泥体系处理能力的影响第62-64页
   ·上流厌氧反应器中的动力学第64-70页
     ·基质降解与硫酸根还原的动力学第64-69页
     ·基质降解与硫酸根还原的动力学模型的验证第69-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过程中铬迁移特性及去除机理第72-87页
   ·试验方法第72-73页
     ·试验过程第72页
     ·进料中Cr(Ⅵ)浓度的影响试验第72页
     ·进料中硫酸根浓度的影响试验第72页
     ·多种重金属共存试验第72-73页
     ·逐级提取过程第73页
   ·改性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铬废水中铬迁移特性的研究第73-80页
     ·重金属在接种污泥中的分布第73-74页
     ·Cr(Ⅵ)浓度对污泥中铬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第74-76页
     ·硫酸根浓度对污泥中铬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第76-78页
     ·多种重金属分布及其对铬分布的影响第78-80页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机理的探讨第80-86页
     ·铬(Ⅵ)的去除机理第80-83页
     ·铬(Ⅲ)的去除机理第83页
     ·可溶性有机物对金属分布的影响第83-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87-90页
   ·结论第87-89页
   ·建议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7页
作者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7页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作品研究
下一篇:牙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诱导重建牙髓组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