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绪论 | 第14-25页 |
第一章 罗马国家的形成与王政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 | 第25-40页 |
第一节 罗马国家的起源 | 第25-30页 |
第二节 罗马王政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 | 第30-35页 |
第三节 平民的起源和塞尔维乌斯的改革 | 第35-40页 |
第二章 世族贵族共和制和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 第40-60页 |
第一节 王政到共和制的演变 | 第40-45页 |
第二节 世族贵族的共和制和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 第45-51页 |
第三节 《十二表法》的制定和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平民与世族贵族的斗争 | 第51-56页 |
第四节 李基尼亚和塞克斯提亚法(leges Liciniae Sextiae) | 第56-60页 |
第三章 罗马共和官僚体制的完善 | 第60-80页 |
第一节 罗马共和职官体系的一般特色 | 第60-62页 |
第二节 罗马共和常规官职 | 第62-70页 |
第三节 罗马共和职官体系中的特殊官职 | 第70-75页 |
第四节 保民官和二十六吏(vigintisexviri) | 第75-80页 |
第四章 罗马元老院与新贵(nobilitas) | 第80-98页 |
第一节 罗马元老院的构成 | 第80-84页 |
第二节 元老院在立法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权能 | 第84-89页 |
第三节 元老院在财政和外交上的权能 | 第89-94页 |
第四节 元老院的其他职能和开会程序 | 第94-98页 |
第五章 罗马共和时期的人民大会 | 第98-110页 |
第一节 库里亚大会(comitia curiata)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百人团大会(comitia centuriata) | 第100-105页 |
第三节 特里布斯大会(comitia tributa) | 第105-108页 |
第四节 罗马人民大会的一般特性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及其管理制度 | 第110-139页 |
第一节 公元前五世纪以前的罗马和拉丁联盟 | 第110-114页 |
第二节 高卢入侵、第一次萨谟奈战争和拉丁战争 | 第114-119页 |
第三节 罗马对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征服及其统治策略 | 第119-125页 |
第四节 罗马对意大利的管理制度 | 第125-139页 |
第七章 罗马共和时期的行省管理制度 | 第139-163页 |
第一节 历史概况 | 第139-143页 |
第二节 行省总督的任命与任期 | 第143-147页 |
第三节 罗马总督的职权及其对行省的管理 | 第147-153页 |
第四节 总督的下属官吏及随从 | 第153-155页 |
第五节 对行省总督权力的制约 | 第155-163页 |
结论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2页 |
附录一 拉丁常用缩略语 | 第172-175页 |
附录二 罗马钱币(共和时期) | 第175-178页 |
附录三 殖民地建立年代表 | 第178-182页 |
附录四 罗马计量单位进位和换算表 | 第182-192页 |
附录五 拉丁名词中译文对照表 | 第192-209页 |
后记 | 第209-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