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混凝土板柱结构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工程应用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板柱结构的弹性有限元分析 | 第13-2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等代梁宽度系数 的分析 | 第14-15页 |
·计算模型 | 第15-18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18-19页 |
·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19-21页 |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21-22页 |
·对抗震规范的探讨 | 第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板柱结构中柱节点的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研究 | 第23-32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受冲切承载力 | 第24-27页 |
·受弯承载力 | 第27-31页 |
·中柱节点破坏形态的判别 | 第31页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板柱结构的模型试验 | 第32-40页 |
·试验目的 | 第32页 |
·试件设计 | 第32页 |
·材料及制作 | 第32-34页 |
·混凝土 | 第32-33页 |
·钢筋 | 第33-34页 |
·试验设备、仪器和加载制度 | 第34-36页 |
·加载设备 | 第34-35页 |
·水平位移测试 | 第35页 |
·应变测试 | 第35页 |
·加载制度 | 第35-36页 |
·主要试验结果 | 第36-40页 |
·受力全过程 | 第36-37页 |
·屈服荷载和屈服变形 | 第37页 |
·荷载-柱顶位移滞回曲线 | 第37-38页 |
·荷载-钢筋应变曲线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模型试验的理论分析 | 第40-45页 |
·节点的受力分析 | 第40页 |
·荷载-柱顶位移滞回曲线分析 | 第40页 |
·钢筋应变分析 | 第40-41页 |
·板柱节点的延性和耗能 | 第41-42页 |
·等代梁宽度系数的试验分析 | 第42页 |
·板柱节点破坏形态分析 | 第42-45页 |
·理论分析 | 第43-44页 |
·试验结果 | 第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