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1.1 试验概况 | 第12-13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13-15页 |
1.3 样品采集、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5-1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7-34页 |
2.1 稻麦连作氮肥运筹对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 第17-24页 |
2.2 氮、磷、钾合理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24-27页 |
2.3 水稻高产平衡施用磷、钾肥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2.4 氮肥的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5 稻麦连作养分投入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30-34页 |
3 小结 | 第34-37页 |
3.1 稻麦连作氮肥运筹对淮安三大农业区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氮、磷、钾合理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35页 |
3.3 稻麦连作水稻高产平衡施用磷、钾肥 | 第35页 |
3.4 稻麦连作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文献综述 | 第37-59页 |
4.1 溶液氮浓度对水稻分蘖的发生影响研究 | 第37-38页 |
4.2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 第38-39页 |
4.3 高产水稻养分吸收特点初析 | 第39-40页 |
4.4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早育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4.5 农产品优质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 第41-44页 |
4.6 关于水稻生产的几个热点问题 | 第44-47页 |
4.7 不同作物的产量及施肥变化 | 第47-48页 |
4.8 超高产小麦氮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 | 第48-49页 |
4.9 不同冬小麦基因型对钾肥敏感性差异 | 第49-50页 |
4.10 冬小麦氮磷营养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 第50-52页 |
4.11 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第52-53页 |
4.12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 第53-54页 |
4.13 春小麦品种磷营养效率 | 第54-56页 |
4.14 水稻施肥运筹技术 | 第56页 |
4.15 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