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合成气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 ·焦炉煤气制甲醇 | 第17-20页 |
| ·焦炉煤气 | 第17-19页 |
| ·焦炉煤气制甲醇 | 第19-20页 |
| ·脱硫技术 | 第20-23页 |
| ·湿法脱硫 | 第21-22页 |
| ·干法脱硫 | 第22-23页 |
| ·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 第23-26页 |
| ·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 | 第26-33页 |
| ·经验型动力学方程 | 第27-30页 |
| ·机理型动力学方程 | 第30-33页 |
| ·论文设想及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实验装置、流程及分析方法 | 第35-51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5-40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 ·实验气体 | 第36-38页 |
| ·实验装置 | 第38-40页 |
| ·实验仪器校正 | 第40-41页 |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41-48页 |
| ·硫化物分析方法 | 第41-44页 |
| ·烃类物质分析方法 | 第44-48页 |
| ·实验分析条件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三章 焦炉煤气加氢动力学研究 | 第51-79页 |
| ·焦炉煤气加氢脱硫理论概述 | 第51-54页 |
| ·主要化学反应 | 第51-53页 |
| ·选取关键组分及确定独立反应数 | 第53-54页 |
| ·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动力学实验 | 第54-63页 |
| ·实验流程 | 第54-56页 |
| ·催化剂预硫化 | 第56-58页 |
| ·动力学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58-61页 |
| ·动力学实验数据的获取 | 第61-63页 |
| ·焦炉煤气加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3-74页 |
| ·计算机程序框图 | 第64-68页 |
| ·乙烯的本征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68-70页 |
| ·有机硫加氢脱硫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70-74页 |
| ·焦炉煤气中COS和CS_2实验结果的简单解释 | 第74-75页 |
| ·CS_2实验结果的简单解释 | 第74页 |
| ·COS实验结果的简单解释 | 第74-75页 |
| ·焦炉煤气加氢动力学模型结果与讨论 | 第75-77页 |
| ·焦炉煤气加氢模型的主要假设与解释 | 第75页 |
| ·焦炉煤气加氢模型讨论 | 第75-76页 |
| ·焦炉煤气加氢模型的改进方向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四章 一级加氢脱硫反应器模拟 | 第79-91页 |
| ·一维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 第79-82页 |
| ·反应器数学模型 | 第79-80页 |
| ·方程中基本物性参数的求解 | 第80-82页 |
| ·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 第82-83页 |
| ·一级加氢脱硫反应器的初始条件 | 第82-83页 |
| ·反应器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8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9页 |
| ·反应器模拟计算结果 | 第83-85页 |
| ·进口温度对反应器各个参数的影响 | 第85-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1-93页 |
| ·结论 | 第91-92页 |
| ·建议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8-99页 |
| 附件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