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吸附—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23页 |
·渗滤液的产生过程 | 第10-14页 |
·垃圾渗滤液概述 | 第10页 |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水量的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垃圾渗滤液水质的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 | 第14-19页 |
·渗滤液的处理 | 第14-19页 |
·光合细菌概述 | 第19-23页 |
·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的机理 | 第20页 |
·光合细菌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 | 第20-22页 |
·固定化光合细菌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垃圾渗滤液的混凝—吸附预处理 | 第23-29页 |
·前言 | 第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材料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流程 | 第24-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混凝沉降对COD_(CR)的去除效果 | 第25-26页 |
·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垃圾渗滤液的静态与动态试验 | 第29-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材科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静态试验的处理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动态试验的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固定化光合细菌 | 第36-42页 |
·前言 | 第36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菌种 | 第36页 |
·培养基 | 第36-3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8页 |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 第37页 |
·固定化细胞去除氨氮的试验方法 | 第37页 |
·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包埋剂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吸收液浓度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菌体包埋量的影响 | 第40页 |
·固定化细胞对氨氮的去除结果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固定化光合细菌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 | 第42-46页 |
·材料方法 | 第42-43页 |
·材料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3页 |
·工艺流程与控制 | 第43页 |
·工艺流程 | 第43页 |
·工艺条件的控制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固定化细胞对原始垃圾滲滤液的处理结果 | 第43-44页 |
·固定化细胞对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结果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