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地层中粘性时变注浆浆液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概述 | 第15-16页 |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渗透注浆 | 第21-22页 |
·压密注浆 | 第22-24页 |
·劈裂注浆 | 第24-25页 |
·电动化学注浆 | 第25-26页 |
·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流固耦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流固耦合的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浆液流变性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 | 第32-53页 |
·粘性流体流动模型 | 第32-36页 |
·牛顿流体 | 第34页 |
·宾汉姆流体 | 第34-35页 |
·粘性时变流体 | 第35-36页 |
·水泥类浆液流变性分析 | 第36-40页 |
·化学类浆液流变性分析 | 第40-42页 |
·纳米复合浆液流变性实验研究 | 第42-51页 |
·时变性粘度及其变化曲线 | 第42-47页 |
·浆液析水率和稳定性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孔隙地层注浆流固耦合分析 | 第53-81页 |
·概述 | 第53页 |
·渗流的基本理论 | 第53-58页 |
·达西定律 | 第53-55页 |
·渗透系数、渗透率 | 第55-56页 |
·渗流分析和基本求解方法 | 第56-58页 |
·渗流的基本方程与基本模型 | 第58-62页 |
·渗流的基本方程 | 第58-61页 |
·定解条件 | 第61-62页 |
·注浆流固耦合分析 | 第62-66页 |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 第63-64页 |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 第64-66页 |
·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方程 | 第66-77页 |
·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应力场方程 | 第66-75页 |
·渗流连续方程 | 第75-77页 |
·数值方法 | 第77-80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78页 |
·离散方程的求解 | 第78-79页 |
·计算网格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孔隙地层防渗注浆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 第81-103页 |
·孔隙率、渗透率和粘度动态方程 | 第82-83页 |
·注浆过程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 第83-84页 |
·孔隙地层中浆液扩散数值模拟 | 第84-98页 |
·工程概况和几何模型 | 第85页 |
·注浆浆液扩散控制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85-87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7-98页 |
·现场实验测量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孔隙地层防渗加固注浆实例 | 第103-124页 |
·工程概况、地层及水文条件 | 第103-108页 |
·工程概况 | 第103页 |
·地层条件 | 第103-104页 |
·水文条件 | 第104-106页 |
·该区地下水来源 | 第106-108页 |
·该区内涌水的主要类型和处理方法 | 第108-112页 |
·该区内涌水的主要类型 | 第108-109页 |
·该区内防渗治水措施 | 第109-112页 |
·高压富水区防渗注浆实际应用 | 第112-122页 |
·工程和几何模型 | 第112-114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11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14-118页 |
·现场注浆方案设计 | 第118-119页 |
·现场注浆质量检查及效益分析 | 第119-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24-126页 |
·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32-133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133-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