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缩写词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基于OFDM/OFDMA的802.16m系统 | 第10页 |
·OFDM/OFDMA技术及其同步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现状 | 第11-15页 |
·OFDMA下行同步 | 第11-12页 |
·OFDMA上行接入与同步 | 第12-13页 |
·OFDMA内嵌导频子载波同步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OFDM/OFDMA系统同步技术概述 | 第17-26页 |
·时变多径信道模型 | 第17-18页 |
·OFDMA下行同步 | 第18-20页 |
·OFDMA上行接入和同步 | 第20-24页 |
·上行Ranging技术 | 第21-22页 |
·ZC序列 | 第22-23页 |
·现有上行接入和同步算法分析 | 第23-24页 |
·内嵌导频子载波同步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802.16m下行同步算法设计 | 第26-37页 |
·前导码PA-Preamble的结构和性质 | 第26-27页 |
·粗时间同步 | 第27-31页 |
·基于PA-Preamble的下行粗时间同步和序列检测 | 第28-29页 |
·帧检测算法仿真 | 第29-31页 |
·分数间隔频率同步 | 第31-33页 |
·基于PA-Preamble的下行分数间隔频率同步 | 第31页 |
·ICI对频偏估计的影响 | 第31-33页 |
·整数间隔频率同步和精时间同步 | 第33-36页 |
·基于PA-Preamble的联合整数间隔频率同步和精时间同步 | 第34-35页 |
·算法性能仿真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802.16m上行接入与同步算法 | 第37-58页 |
·非同步Ranging | 第37-51页 |
·信道结构 | 第37-41页 |
·Ranging前导码的性质 | 第41-42页 |
·非同步Ranging算法设计 | 第42-44页 |
·多用户干扰与多普勒频移干扰分析 | 第44-51页 |
·同步Ranging | 第51-57页 |
·Ranging序列 | 第51-52页 |
·信道结构 | 第52-53页 |
·同步Ranging算法设计 | 第53-55页 |
·算法分析和性能仿真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信道估计辅助下的基于内嵌导频子载波的精时间与频率同步 | 第58-69页 |
·内嵌导频子载波同步信号模型 | 第58-60页 |
·AWGN信道下的内嵌导频子载波同步算法 | 第60-65页 |
·AWGN信道下导频子载波精同步算法 | 第60-61页 |
·频偏及导频组合选择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61-65页 |
·信道估计辅助下的子载波同步算法 | 第65-68页 |
·时变多径信道下的子载波同步算法 | 第65-66页 |
·迭代性能仿真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完成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