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受贿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第1-5页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第5-6页
前言第6页
共同受贿犯罪的基本构成第6-19页
 (一) 、 受贿罪共同犯罪的主体第6-12页
  1 、 关于身份问题第6-7页
  2 、 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共犯第7-11页
  3 、 受贿罪共同犯罪主体的表现形式第11-12页
 (二) 、 受贿罪共同犯罪客观方面第12-17页
  1 、 共同受贿的实行行为第12-15页
  2 、 共同受贿的帮助行为第15-16页
  3 、 共同受贿的教唆行为第16-17页
 (三) 、 受贿罪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第17-19页
关于单位共同犯罪问题第19-22页
 (一) 、 关于确立单位犯罪的概况第19页
 (二) 、 关于单位能否作为共同犯罪主体问题的研讨第19-21页
 (三) 、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表现形式及特征第21-22页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受贿犯罪的定性与处理第22-34页
 (一) 、 我国关于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的定性主张第22-25页
 (二) 、 混合特殊主体共同受贿定性与处理第25-30页
  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受贿的定性与处理第25-29页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受贿行为的定性第29-30页
 (三) 、 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的认定第30-33页
  1 、 国家工作人员唆使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受或索取财物行为的处理第31-33页
  2 、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中教唆犯、胁从犯的认定第33页
 (四) 、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收受财物的认定第33-34页
关于“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的定性与处理第34-38页
 (一) 、 “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的特点第34页
 (二) 、 “家庭型”共同受贿故意的认定第34-36页
 (三) 、 “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的行为性质及处理第36-38页
受贿罪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数额及其刑事责任第38-43页
 (一) 、 自然人共同犯罪数额的认定第38-41页
 (二) 、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犯罪数额的认定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页
附录第43-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