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6-9页 |
1.1 河北省电力工业现状 | 第6页 |
1.2 改进河北省电力工业的有效措施 | 第6页 |
1.3 负荷预测模型简介 | 第6-7页 |
1.3.1 回归预测模型 | 第7页 |
1.3.2 灰色预测模型 | 第7页 |
1.3.3 优选组合模型 | 第7页 |
1.3.4 季节性趋势预测模型 | 第7页 |
1.4 负荷预测的实现 | 第7-9页 |
第二章 河北省电力市场研究 | 第9-11页 |
2.1 我国电力市场 | 第9-10页 |
2.1.1 我国电力市场的起源 | 第9页 |
2.1.2 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 | 第9页 |
2.1.3 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 | 第9-10页 |
2.2 河北省电力市场 | 第10-11页 |
第三章 负荷预测 | 第11-19页 |
3.1 在电力市场情况下负荷管理的发展 | 第11-12页 |
3.2 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的重要性 | 第12-16页 |
3.2.1 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 | 第12-14页 |
3.2.2 负荷预测在计划体制下与电力市场中的应用比较 | 第14-15页 |
3.2.3 河北省电网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 | 第15-16页 |
3.3 电力负荷预测概述 | 第16-19页 |
3.3.1 负荷预测的机理及特点 | 第16页 |
3.3.2 负荷预测的种类 | 第16-17页 |
3.3.4 负荷预测模型 | 第17页 |
3.3.5 负荷预测的步骤 | 第17-19页 |
第四章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第19-25页 |
4.1 明确负荷预测的内容和要求 | 第19页 |
4.2 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19-25页 |
第五章 负荷预测的方法 | 第25-36页 |
5.1 回归预测模型 | 第25-26页 |
5.1.1 概述 | 第25页 |
5.1.2 模型的构建 | 第25-26页 |
5.2 灰色预测模型 | 第26-29页 |
5.2.1 概述 | 第26-27页 |
5.2.2 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5.3 灰色回归组合预测模型 | 第29-32页 |
5.3.1 概述 | 第30-31页 |
5.3.2 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5.4 季节灰色预测 | 第32-36页 |
5.4.1 概述 | 第32页 |
5.4.2 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第六章 负荷预测的实现 | 第36-43页 |
6.1 预测软件特点及功能 | 第36-37页 |
6.2 软件设计思想与原则 | 第37页 |
6.3 VB简介 | 第37-39页 |
6.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第39-43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