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理论论文

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致谢第1-4页
中文摘要第4-9页
1. 总论第9-2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2. 城市发展阶段分析第22-31页
 2.1 城市发展的阶段分析第22-25页
 2.2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易产生的误解第25-27页
 2.3 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第27-31页
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第31-34页
 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第31-32页
 3.2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32-34页
4.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分析第34-39页
 4.1 城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第34页
 4.2 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第34-35页
 4.3 城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35-36页
 4.4 城市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第36页
 4.5 城市科技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第36-37页
 4.6 城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37-38页
 4.7 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第38-39页
5.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模型第39-54页
 5.1 模型结构框图第39-40页
 5.2 人口子系统第40-43页
  5.2.1 绘制子系统混合图第41-42页
  5.2.2 编制子系统方程第42-43页
 5.3 经济子系统第43-44页
  5.3.1 绘制子系统混合图第43-44页
  5.3.2 编制子系统方程第44页
 5.4 科技教育子系统第44-46页
  5.4.1 绘制子系统混合图第45-46页
  5.4.2 编制子系统方程第46页
 5.5 资源子系统第46-47页
  5.5.1 绘制子系统混合图第46页
  5.5.2 编制子系统方程第46-47页
 5.6 环境子系统第47-49页
  5.6.1 绘制子系统混合图第48页
  5.6.2 编制子系统方程第48-49页
 5.7 社会子系统第49-51页
  5.7.1 绘制子系统混合图第50-51页
  5.7.2 编制子系统方程第51页
 5.8 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第51-52页
 5.9 模型的检验第52-54页
  5.9.1 模型结构与实际系统一致性检验第53页
  5.9.2 模型结构的适合性检验第53页
  5.9.3 模型行为适合性检验第53页
  5.9.4 模型行为与实际系统一致性检验第53-54页
6. 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第54-64页
 6.1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第55-56页
 6.2 评价指标体系第56-57页
 6.3 评价模型第57-59页
 6.4 郑州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与横向比较第59-64页
7. 实证研究第64-75页
 7.1 郑州市可持续发展动力学模拟第65-66页
 7.2 方案优选与政策性建议第66-75页
8. 研究结论与成果总结第75-79页
 8.1 理论方面的主要成果和结论第75-77页
 8.2 应用方面的主要成果和结论第77-78页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8-7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9-85页
附1第85-87页
附2第87-93页
附3第93-94页
附4第94-95页
英文摘要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污染及其迁移
下一篇:Q235纳米晶粒钢板的制备、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