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一、 课题的学术背景与依据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案 | 第10页 |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数字信息多元化的特征及拓展 | 第11-21页 |
一、 阴与阳、0 与 1 的传入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理论的传入 | 第11-12页 |
(二) 计算机的发展 | 第12-13页 |
(三)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 第13-14页 |
二、 数字信息化的特征 | 第14-17页 |
(一) 数字化 | 第14-15页 |
(二) 信息化 | 第15-16页 |
(三) 网络化 | 第16-17页 |
三、 数字信息多元化的拓展 | 第17-19页 |
四、 思维领域的意识拓展 | 第19-20页 |
注释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的内涵 | 第21-28页 |
一、 书籍装帧中数字信息多元化所存在的意义 | 第21-23页 |
二、 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中具有的时代性 | 第23-25页 |
三、 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的优势 | 第25-27页 |
(一) 设计优势 | 第25-26页 |
(二) 印刷优势 | 第26-27页 |
注释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融入多元化书籍装帧设计表现 | 第28-37页 |
一、 从创意理念上的表现 | 第28-32页 |
(一) 多元共存的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二) 让创意思维“各行其是” | 第29-30页 |
(三) 创意理念上的优化组合 | 第30-31页 |
(四) 创意中设计师要个性彰显 | 第31-32页 |
二、 从设计表现形式及形态上的表现 | 第32-36页 |
(一) 彰显时代风格的表现形式 | 第32-34页 |
(二) 让书籍更加富有多样性多变性 | 第34-35页 |
(三) 书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不变的性质 | 第35-36页 |
三、 从印刷工艺及制作的方式方法上的表现 | 第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如何让书籍装帧设计更好地和时代接轨 | 第37-43页 |
一、 密切关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 | 第37-38页 |
二、 积极跟随与时俱进的时代触觉 | 第38-40页 |
三、 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数字信息化趋势 | 第40页 |
四、 从中外多元化艺术信息交流中吸取先进艺术思潮 | 第40-41页 |
五、 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根基融入时代设计的脉搏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将数字信息多元化融入书籍装帧设计的未来及展望 | 第43-45页 |
一、 进一步挖掘和更有效的利用数字信息多元化来使书籍装帧设计更适合未来的发展 | 第43页 |
二、 与时俱进原则的深入贯彻使书籍装帧更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意识 | 第43-44页 |
三、 不断的挖掘和掌握最先进的多元化数字信息,使书籍装帧更符合民意,更适合读者 | 第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