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的功能与形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课题背景分析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建筑与装饰雕塑 | 第14-21页 |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 | 第14-16页 |
·古代建筑的含义 | 第14-15页 |
·古代建筑的分类 | 第15-16页 |
·装饰雕塑的综述 | 第16-20页 |
·装饰雕塑的含义 | 第16页 |
·装饰雕塑的发展概述 | 第16页 |
·装饰雕塑的特质和形式 | 第16-17页 |
·装饰雕塑的从属性 | 第17-18页 |
·装饰雕塑的造型特征 | 第18-20页 |
·建筑装饰雕塑 | 第20-21页 |
第3章 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的功能分析 | 第21-29页 |
·结构功能 | 第21-24页 |
·屋顶 | 第22页 |
·柱子 | 第22页 |
·柱础 | 第22-23页 |
·梁枋 | 第23页 |
·影壁 | 第23-24页 |
·审美功能 | 第24-26页 |
·等级分化功能 | 第26页 |
·突出与强调功能 | 第26-27页 |
·寓意功能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古建筑装饰雕塑的形式分析 | 第29-38页 |
·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装饰雕塑 | 第29-30页 |
·由建筑上的功能构件演化而来的装饰雕塑 | 第30-35页 |
·斗栱 | 第31页 |
·撑栱和牛腿 | 第31-32页 |
·门窗 | 第32-33页 |
·门罩 | 第33-34页 |
·门枕石 | 第34页 |
·屋顶 | 第34-35页 |
·由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衍生的装饰雕塑 | 第35-36页 |
·龙图腾 | 第35-36页 |
·屋脊 | 第36页 |
·以纹饰图案构成的装饰雕塑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 第38-46页 |
·形式是功能的载体 | 第40-41页 |
·功能是形式的依据 | 第41-43页 |
·形式和功能是辩证关系 | 第43页 |
·正确处理建筑形式和功能的关系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古代建筑上的装饰雕塑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 第46-51页 |
·中国化建筑的现状 | 第46-47页 |
·北京香山饭店 | 第46页 |
·世博会中国馆 | 第46-47页 |
·古代建筑的装饰雕塑应用到现代建筑上的手法 | 第47-51页 |
·充分利用新科技 | 第48页 |
·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 | 第48页 |
·置换 | 第48-49页 |
·重构 | 第49页 |
·叠错 | 第49页 |
·雕塑与建筑融为一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毕业设计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