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战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关键词 | 第5-6页 |
| 前言 | 第6-50页 |
| 1 我国“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的背景 | 第7-18页 |
| ·“区域”资源的概念 | 第7-8页 |
| ·“区域”开发产业化内涵的界定 | 第8-10页 |
| ·本质是知识创新成果产业化 | 第8页 |
| ·技术超价值属性决定内涵更加丰富 | 第8-9页 |
| ·产业化阶段与实现标志 | 第9-10页 |
|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海洋资源的争夺 | 第10-11页 |
| ·全球化带来经济政治生活深刻变革 | 第10-11页 |
| ·海洋成为世界政治重要舞台 | 第11页 |
| ·“区域”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 | 第11-17页 |
|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 第11-13页 |
| ·国际政治的新舞台 | 第13页 |
| ·代表国家竞争力的高技术前沿领域 | 第13-17页 |
| ·与主要国家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 第17-18页 |
| 2 我国“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现状、问题、瓶颈 | 第18-25页 |
| ·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 ·产业化处于初期阶段 | 第18-19页 |
| ·确定了先驱投资者的国际地位 | 第19页 |
| ·政府是推进产业化的主体 | 第19-20页 |
| ·技术储备屏蔽了市场需求 | 第20页 |
| ·问题与制约瓶颈 | 第20-24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 ·制约瓶颈 | 第22-24页 |
| ·面临的机遇 | 第24-25页 |
| ·国家对海洋权益和海洋产业的重视 | 第24页 |
| ·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第24-25页 |
| ·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 第25页 |
| ·海洋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产业化提供了经验 | 第25页 |
| ·国外“区域”资源产业化提供了经验 | 第25页 |
| 3 我国“区域”开发产业化趋势判断 | 第25-47页 |
| ·产业化运行机制 | 第25-30页 |
| ·“区域”开发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 第25-26页 |
| ·科技、经济、国际竞争是产业化系统的三大要素 | 第26-28页 |
| ·产业化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28-29页 |
| ·产业化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进行 | 第29-30页 |
| ·“区域”开发的产业结构 | 第30-33页 |
| ·产业划分的标准与“区域”开发产业 | 第30-31页 |
| ·“区域”开发产业的构成 | 第31-32页 |
| ·“区域”开发产业结构 | 第32-33页 |
| ·趋势判断 | 第33-44页 |
| ·主要“区域”资源产业化序次分析 | 第33-39页 |
| ·主要产业的形成时间 | 第39-44页 |
| ·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 第44-47页 |
| ·技术联动 | 第44页 |
| ·资源供应 | 第44页 |
| ·极化效应 | 第44-47页 |
| ·“跨越式”发展 | 第47页 |
| 4 我国“区域”开发产业化战略选择 | 第47-50页 |
| ·确定“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的国家战略 | 第47页 |
| ·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产业培育体制创新 | 第47-48页 |
| ·选择陆域登陆点实施产业基地牵动战略 | 第48页 |
| ·政府带动社会实现投融资多元化 | 第48-49页 |
| ·加强技术储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 | 第49页 |
| ·“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 第49-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附: 不同层次结构判断矩阵表 | 第5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