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节 声音层面 | 第9-15页 |
一、 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 第9-11页 |
二、 自娱的文本-元小说因素的出现 | 第11-15页 |
第二节 结构层面 | 第15-22页 |
一、 元言语的折射性叙事功能 | 第15-18页 |
二、 互文性与文本引语 | 第18-20页 |
三、 结尾-效果论的终点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文体层面 | 第22-28页 |
一、 歌特风格和死亡意识 | 第22-24页 |
二、 奇特意象的营造 | 第24-26页 |
三、 语言的节奏感-诗化小说 | 第26-28页 |
第四节 修辞层面 | 第28-33页 |
一、 寓意 | 第28-30页 |
二、 反讽修辞与幽默效果 | 第30-33页 |
第五节 文学风景-爱伦.坡侦探推理小说的现代叙事艺术 | 第33-45页 |
一、 叙事模式及写作范式 | 第33-38页 |
二、 人物情节模式-“金三角” | 第38-42页 |
三、 文本与批评的对话-《窃信案》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