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痤疮饮颗粒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

引言第1-13页
临床研究第13-19页
 一、 一般资料第13页
 二、 诊断、病情分级、病例纳入、排除及疗效标准第13-15页
  (一) 西医诊断标准第14页
  (二) 中医辨证标准第14页
  (三) 纳入病例标准第14页
  (四) 排除病例标准第14页
  (五) 病情分级标准第14-15页
  (六) 疗效标准第15页
 三、 观察指标第15-16页
  (一) 疗效观察指标第15页
  (二) 皮脂溢出率、血清性激素第15-16页
  (三) 安全性观察指标第16页
 四、 治疗方法第16页
  (一) 药物第16页
  (二) 用法第16页
 五、 统计方法第16页
 六、 治疗结果第16-19页
  (一) 三组间疗效比较第16-17页
  (二) 对各型痤疮的疗效比较第17页
  (三) 对患者皮脂溢出率的影响第17页
  (四) 对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第17-18页
  (五) 安全性观察结果第18-19页
实验研究第19-25页
 一、 对兔耳实验模型抗角化作用的研究第19-21页
  (一) 实验材料第19页
  (二) 实验方法第19页
  (三) 实验性粉刺的判定标准第19页
  (四) 统计方法第19页
  (五) 实验结果第19-21页
 二、 抗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增生的研究第21-24页
  (一) 实验材料第21-22页
  (二) 实验方法第22页
  (三) 金黄地鼠皮脂腺厚度计算标准第22页
  (四) 统计方法第22页
  (五) 实验结果第22-24页
 三、 对痤疮丙酸杆菌抑菌作用的研究第24-25页
  (一) 实验材料第24页
  (二) 实验方法第24页
  (三) 实验结果第24-25页
讨论第25-36页
 一、 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5-27页
  (一) 素体阳热偏盛为发病的基础第25-26页
  (二) 饮食偏嗜为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第26页
  (三) 热、湿、瘀为直接的病因病理第26-27页
  (四) 脏腑可涉及脾、胃、肺、大肠第27页
 二、 中医内治寻常痤疮的进展第27-29页
  (一) 辨证论治第27-28页
  (二) 经验复方第28页
  (三) 研究进展第28-29页
 三、 论治与调护第29-30页
  (一) 论治第29-30页
  (二) 调护第30页
 四、 方药分析第30-32页
 五、 疗效与机理分析第32-36页
  (一) 临床疗效分析第32-33页
  (二) 机理探讨第33-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基于政府职能重新定位的分析
下一篇:“纲要信号”教学法在掷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