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空调启停时间的影响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符号说明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潜能分析 | 第11-12页 |
| ·课题概述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传热的作用 | 第15-23页 |
| ·围护结构传热谐波分析法 | 第15-19页 |
| ·通过多层墙热波衰减、延迟分析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模型内外扰量的计算 | 第23-38页 |
| ·室外综合温度 | 第24-26页 |
| ·通过墙体围护结构的得热量 | 第26-29页 |
| ·通过窗户的得热量 | 第29-32页 |
| ·照明得热 | 第32-33页 |
| ·人体得热 | 第33-34页 |
| ·设备散热得热 | 第34-35页 |
| ·各种得热形成冷负荷的规律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热、湿平衡和舒适区的确定 | 第38-53页 |
| ·围护结构内表面的热平衡 | 第38-42页 |
| ·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的简化形式 | 第42-44页 |
| ·室内空气的热平衡 | 第44-45页 |
| ·室内空气湿平衡 | 第45页 |
| ·空调室内节能参数的合理设定 | 第45-47页 |
| ·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 第47-49页 |
| ·舒适区的确定 | 第49-53页 |
| 第五章 空调启停时间的控制 | 第53-57页 |
| ·空调系统的预冷控制 | 第53-54页 |
| ·空调系统提前停机的控制 | 第54-57页 |
| 第六章 实验模型的建立 | 第57-66页 |
| ·建筑模型 | 第57-59页 |
| ·建立物理模型的假设 | 第59-60页 |
| ·气象参数 | 第60-61页 |
| ·室内空气温度的模拟仿真 | 第61-66页 |
| 第七章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78页 |
| ·空调舒适区对空调运行时间的影响 | 第66-69页 |
| ·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空调运行时间的影响 | 第69-75页 |
| ·工作时间范围对空调启停时间的影响 | 第75-78页 |
| 第八章 课题总结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课题的遗留问题及后续工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附录 | 第84-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