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页 |
| ·无情的现实 | 第13-24页 |
| ·人口爆炸 | 第13-15页 |
| ·资源与环境 | 第15-19页 |
| ·粮食问题 | 第19-21页 |
| ·中国适度人口容量问题 | 第21-24页 |
| ·区域开发理论与实践 | 第24-29页 |
| ·世界区域发展理论 | 第24-27页 |
|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 | 第27-29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0-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西部开发提出背景分析 | 第31-43页 |
| ·东西差距的扩大 | 第31-33页 |
| ·西部落后根源分析 | 第33-37页 |
| ·地理区位因素 | 第33-34页 |
| ·历史条件 | 第34页 |
| ·政策因素 | 第34-36页 |
| ·制度因素 | 第36页 |
| ·人力资本因素 | 第36-37页 |
| ·区域文化、思想观念因素 | 第37页 |
| ·正确看待东、西发展差距 | 第37-39页 |
| ·积极影响 | 第38页 |
| ·消极影响 | 第38-39页 |
|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 第39-43页 |
| ·经济意义 | 第40-41页 |
| ·社会意义 | 第41-42页 |
| ·生态意义 | 第42页 |
| ·政治意义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开发经验借鉴 | 第43-56页 |
| ·历史上对西北地区的开发 | 第43-48页 |
| ·开发回顾 | 第43-46页 |
| ·经验教训 | 第46-48页 |
| ·国外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做法 | 第48-51页 |
| ·国外开发经验 | 第48-50页 |
| ·开发失败的教训 | 第50-51页 |
| ·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分析 | 第51-54页 |
| ·市场环境差异-由“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 | 第52页 |
| ·技术环境差异-从资源(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 | 第52-53页 |
| ·政策环境差异-规范经济与欠规范经济 | 第53页 |
| ·国际形势差异-世界经济全球化 | 第53-54页 |
| ·一些启示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现状研究 | 第56-76页 |
| ·区域界定 | 第56页 |
| ·西北地区资源状况评述 | 第56-70页 |
| ·自然资源 | 第57-65页 |
| ·社会经济资源 | 第65-68页 |
| ·西北地区资源状况评述 | 第68-70页 |
|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评述 | 第70-76页 |
| ·土地荒漠化 | 第71-72页 |
| ·水土流失 | 第72页 |
| ·水资源进一步短缺 | 第72-73页 |
| ·天然植被破坏 | 第73-74页 |
|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述 | 第74-76页 |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 | 第76-90页 |
|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演化和发展 | 第76-78页 |
|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 | 第76页 |
|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 第76-78页 |
|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第78-90页 |
| ·资源与环境 | 第79-83页 |
| ·资源承载力 | 第83-85页 |
| ·环境承载力 | 第85-87页 |
| ·资源环境承载力 | 第87-90页 |
| 第六章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 第90-112页 |
| ·承载力研究历史与方法回顾 | 第90-92页 |
| ·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 第92-105页 |
| ·生态足迹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93-96页 |
| ·生态足迹方法的现有成果 | 第96-98页 |
| ·西北五省区生态足迹 | 第98-104页 |
| ·关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讨论 | 第104-105页 |
| ·西北地区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 | 第105-110页 |
| ·与全国对比 | 第106-108页 |
|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 第108-110页 |
| ·小结 | 第110-112页 |
| 第七章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对策 | 第112-125页 |
| ·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原则 | 第112-114页 |
| ·提高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对策 | 第114-117页 |
| ·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 | 第114-115页 |
|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第115-117页 |
|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 第117页 |
| ·降低资源环境需求量对策 | 第117-118页 |
| ·提高西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 第118-125页 |
| ·西北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小城镇 | 第119-120页 |
| ·西北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20-122页 |
| ·西北地区小城镇发展规模 | 第122-123页 |
| ·西北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探讨 | 第123-125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25-128页 |
| ·主要结论 | 第125-127页 |
| ·讨论 | 第127-128页 |
| 致谢 | 第128-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37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