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演进与国际投机资本膨胀:研究的重要背景 | 第10-23页 |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0-15页 |
一、 二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 | 第10-11页 |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 | 第11-13页 |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 | 第13-14页 |
四、 国际货币制度: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国际投机资本的膨胀 | 第15-22页 |
一、 国际投机资本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 当代国际投机资本的规模膨胀 | 第16-19页 |
三、 国际投机资本的新特点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汇率不稳定的原因及影响 | 第23-51页 |
第一节 汇率不稳定的主导因素 | 第23-30页 |
一、 汇率不稳定的主导因素 | 第23-27页 |
二、 外汇投机与汇率不稳定关系的历史争论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汇率不稳定与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 第30-40页 |
一、 汇率决定的基本假说 | 第30-31页 |
二、 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分析法 | 第31-33页 |
三、 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 | 第33-37页 |
四、 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 | 第37-40页 |
第三节 知识、信息、预期与汇率不稳定 | 第40-42页 |
一、 预期理论回顾 | 第40-42页 |
二、 知识、信息、预期与汇率不稳定 | 第42页 |
第四节 汇率不稳定的宏观经济影响 | 第42-47页 |
一、 汇率不稳定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影响途径——国际贸易渠道 | 第43-45页 |
二、 汇率不稳定对实体经济的间接影响途径——银行体系渠道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附录2.1 附表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实现汇率稳定的基本机制:资本项目管制 | 第51-66页 |
第一节 资本项目管制的效力 | 第51-54页 |
一、 资本项目管制效力的决定因素 | 第51-52页 |
二、 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管制效力的实证考察 | 第52-54页 |
第二节 资本项目管制政策的选择 | 第54-56页 |
一、 资本项目管制选择的理论框架 | 第54-56页 |
二、 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 | 第56页 |
第三节 资本项目严格管制条件下的汇率稳定 | 第56-65页 |
一、 几种理论观点 | 第56-57页 |
二、 资本项目管制与浮动汇率制度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 第57-61页 |
三、 资本项目管制与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 第61-64页 |
四、 评论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实现汇率稳定的基本机制:货币当局市场干预 | 第66-76页 |
第一节 货币当局外汇市场非冲销干预 | 第66-69页 |
一、 非冲销干预的影响机制 | 第66-68页 |
二、 非冲销干预的局限性 | 第68-69页 |
第二节 货币当局外汇市场冲销干预 | 第69-72页 |
一、 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产生与实施 | 第69-70页 |
二、 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效力 | 第70-72页 |
第三节 货币当局的其他市场干预 | 第72-75页 |
一、 外汇衍生市场干预 | 第72-73页 |
二、 股票市场干预 | 第73-74页 |
三、 国际债券市场干预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汇率稳定制度的选择 | 第76-89页 |
第一节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第76-80页 |
一、 固定与浮动汇率体系优劣的争论 | 第76-78页 |
二、 汇率制度选择的主流思路 | 第78-80页 |
三、 汇率制度选择的其他思路 | 第80页 |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证考察 | 第80-84页 |
一、 各种汇率制度的特点 | 第81-82页 |
二、 实证考察 | 第82-84页 |
第三节 汇率稳定水平的确定 | 第84-87页 |
一、 汇率稳定水平的确定原则 | 第84-86页 |
二、 汇率稳定水平确定的限制条件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附录5.1 易纲“扩展三角”模型详细证明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实现可维持的汇率稳定 | 第89-106页 |
第一节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 第89-91页 |
一、 核心思想 | 第89页 |
二、 模型 | 第89-91页 |
第二节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 第91-95页 |
一、 核心思想 | 第91-92页 |
二、 模型 | 第92-95页 |
第三节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 第95-101页 |
一、 核心思想 | 第95-97页 |
二、 模型 | 第97-101页 |
第四节 货币危机征兆的实证考察 | 第101-103页 |
第五节 实现可维持的汇率稳定 | 第103-105页 |
一、 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与可信性 | 第103-104页 |
二、 实现可维持汇率稳定的基本途径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汇率稳定的国际协作 | 第106-118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 第106-108页 |
一、 国际间货币政策协调的益处 | 第106-107页 |
二、 国际间货币政策协调的阻力与建议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制度改革建议 | 第108-112页 |
一、 “托宾税”方案 | 第108-109页 |
二、 “麦金农”方案 | 第109-110页 |
三、 汇率目标区方案 | 第110-111页 |
四、 克鲁格曼的建议 | 第111-112页 |
第三节 切实的思路:对高杠杆金融活动监管的国际协作 | 第112-116页 |
一、 监管高杠杆金融活动的必要性 | 第112-113页 |
二、 监管高杠杆金融活动的思路与提议 | 第113-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页 |
附录7.1 基本衍生工具的杠杆率 | 第116-118页 |
第八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 | 第118-134页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性 | 第118-124页 |
一、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118-121页 |
二、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性 | 第124-126页 |
第三节 短期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合理性 | 第126-129页 |
第四节 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 | 第129-133页 |
一、 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129-131页 |
二、 向中长期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过渡的安排 | 第13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9页 |
后记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