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与国内外诚信体系建设现状 | 第13-29页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2页 |
·食品安全 | 第13-17页 |
·诚信 | 第17-20页 |
·食品安全诚信 | 第20-22页 |
·国内外诚信体系建设现状 | 第22-28页 |
·国内诚信体系建设现状 | 第22-24页 |
·国外诚信体系建设现状 | 第24-27页 |
·国内外诚信体系建设经验的启示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29-35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现状 | 第29-33页 |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很高但认知度、信任度较低 | 第31页 |
·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不高 | 第31-32页 |
·食品企业诚信意识不强 | 第32页 |
·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 | 第32-33页 |
·影响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 第33-34页 |
·食品企业诚信主动性不强 | 第33页 |
·食品安全诚信奖惩制度不健全 | 第33-34页 |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缺乏法律强制的外在保障 | 第34页 |
·食品安全监管政出多门,职责划分不明确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构建 | 第35-55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构建的意义 | 第35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 第35-37页 |
·指导思想 | 第36页 |
·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主要目标 | 第37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评价指标 | 第37-40页 |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评价指标设计 | 第38-40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8页 |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41-46页 |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法确定评价等级 | 第46-48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评价模型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48-51页 |
·模型信度的检验方法 | 第48-49页 |
·模型效度的检验方法 | 第49-50页 |
·模型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50-51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评价的预评测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55-64页 |
·构建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运行机制的意义 | 第55-56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运行机制的总体框架 | 第56-57页 |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运行机制的构建 | 第57-62页 |
·追溯机制 | 第57-58页 |
·监管机制 | 第58-59页 |
·奖惩机制 | 第59页 |
·预警机制 | 第59-60页 |
·宣传机制 | 第60页 |
·诚信管理机制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石家庄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64-71页 |
·为食品安全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 第64页 |
·加强对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管理 | 第64页 |
·加快建立食品安全诚信档案 | 第64-65页 |
·为食品安全诚信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 第65页 |
·开通食品企业征信平台 | 第65-66页 |
·引导食品企业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 | 第66-67页 |
·加快培育和发展食品安全诚信服务机构 | 第67-69页 |
·加强食品企业诚信文化的培养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
附录A | 第73-75页 |
附录B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